[发明专利]线圈部件、变压器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6680.3 | 申请日: | 201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畠山丰;阿部胜;石垣胜宏;丰田晃正;松下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变压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备大致筒形状部(21)的线轴(20),该大致筒形状部(21)由绝缘材料形成且具有外周面和内周面;
卷绕于该外周面且具有一导线(52)和另一导线(51)的至少两根导线(50);
插入到由该内周面划成的空间中的铁心(10);
在该外周面上相对向配置成无法移动的双面粘合带(24),
该一导线(52)具有卷绕在该大致筒形状部(21)的外周面上的卷绕部(52A)和与该卷绕部(52A)连接且在该双面粘合带(24)上从该卷绕部(52A)折弯引出的折弯引出部(52B),
该折弯引出部(52B)的一部分即与该卷绕部(52A)连接的部分在该双面粘合带(24)上向该双面粘合带(24)的厚度方向沉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双面粘合带(24)直接粘贴在该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为了使卷绕于该大致筒形状部(21)的该另一导线(51)覆盖该大致筒形状部(21)的整周而设置绝缘性带(22),
该双面粘合带(24)直接粘贴在该绝缘性带(22)上,
该一导线(52)卷绕在该绝缘性带(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双面粘合带(24)直接粘贴在卷绕于该大致筒形状部(21)的另一该导线(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该折弯引出部(52B)的一部分即与该卷绕部(52A)连接的部分的与该卷绕部(52A)连接的连接点部分最沉入。
6.一种变压器,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构成,其中,
该至少两根导线(50)具有1次绕组(51)和2次绕组(52)。
7.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
在线轴(20)的大致筒形状部(21)的外周面上将双面粘合带(24)相对向配置成相对于该大致筒形状部(21)无法移动的工序,该线轴(20)具有该大致筒形状部(21),在由该大致筒形状部(21)的内周面划成的空间中插入有铁心(10),且在该大致筒形状部(21)的外周面上至少卷绕两根导线(50);
通过折弯一该导线(52),而将该一导线(52)的一部分即卷绕在该大致筒形状部(21)的外周面上的部分作为卷绕部(52A),并将该一导线(52)的一部分即与该卷绕部(52A)连接且从该卷绕部(52A)折弯引出的部分作为折弯引出部(52B)的工序;
通过将该折弯引出部(52B)的一部分即与该卷绕部(52A)连接的部分向该双面粘合带(24)的厚度方向相对于该双面粘合带(24)进行按压而使其向该双面粘合带(24)沉入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DK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66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