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绕电阻体间绕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6613.1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井;王宝龙;周维刚;张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7/00 | 分类号: | H01C17/00;H01C17/0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体间绕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是针对角度传感器制造行业电阻体间绕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角度传感器电阻体制造均采用密绕工艺,流程为:在环形骨架上绕电阻丝(已包漆)-浸漆-抛光。密绕工艺绕制的电阻体,线匝间绝缘由电阻丝表面的绝缘层保证,这就需要在高温下给合金丝(裸线)包漆,高温包漆会使合金丝强度降低、电阻体绕制后需要将漆皮抛掉,抛光后工作面线匝间残留的抛光剂不易清洗,漆槽深只是线径的1/4,当电位器电阻体磨损到线经的1/4位置时,电阻体就不能再使用了;经过包漆的电阻丝表面漆层厚度不可能完全均匀,漆层厚的电阻丝在一定角度内绕制的圈数少,而漆层薄的电阻丝在同样角度内绕制的电阻丝圈数多,密绕后会影响线性精度;密绕的电阻体电阻值大小的调节只能通过线径来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阻体制备过程中线绕电阻体的间绕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
具体地说,线绕电阻体间绕工艺,其是按照如下步骤实施:(1)间绕:用具有表面绝缘性能的漆包圆铜线校直后作为骨架材料(常用直径在0.8~2.5mm),用间绕绕线机将电阻丝(裸丝;常用直径在0.03~0.06mm)绕制到骨架材料上成为条形电阻体;(2)涂漆:用专用工具对电阻体部分位置进行涂漆,保证电阻丝与骨架粘接牢靠;(3)弯曲:将涂过漆的条形电阻体弯曲成螺旋状,弯曲时要保证无漆部位在一个方向;(4)切断:将螺旋状电阻体装夹在铣床上,沿轴向切断,成为独立的环状电阻体。
本发明可避免电阻丝包漆厚度不均匀对线性精度的影响,省去裸线包漆工艺造成电阻丝的损耗,不用加工骨架,工艺流程简单;同时可通过调节绕线间距的大小以满足不同阻值要求,使用寿命长,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合格率。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并具有绝缘性能的漆包铜线(常用直径在0.8~2.5mm)校直后作为骨架材料,用直径为d0.03~0.08mm的合金丝作为电阻丝,在间绕绕线机上进行绕制,将绕制好的条形电阻体涂漆后,用专用工装进行弯曲呈螺旋状,接着安装在专用切断工装上,用垫片、螺帽备紧后装夹在铣床上切断。
间绕工艺绕线所用的电阻丝为裸线,电阻体线匝间的绝缘由缝隙保证,省去了电阻丝的包漆、抛光工艺;绕线所用骨架为市场上可买到的漆包线,规格齐全,无需加工骨架。本发明工艺在弯曲和切断过程中既不能伤电阻丝,又要保证原有的绕线精度。
间绕工艺流程为:绕线-涂漆-弯曲-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6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一体成形电感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抗拉型光纤复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