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与结合该模块的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6443.7 | 申请日: | 201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叶裕洲;王昭懿;罗文志;叶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G02B27/22;C09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无机 材料 变色 模块 结合 显示装置 | ||
1.一种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透明基板,其上表面设有至少一第一透明导电元件;
一第二透明基板;及
一电致变色层,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与该第二透明基板之间,且该电致变色层混合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溶于溶剂中所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材质为塑胶、高分子塑胶、玻璃或为选自树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及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组成的塑胶聚合物群组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元件的材质为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铝及氧化锡锑所组成的参杂氧化物群组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明导电元件的材质为纳米碳管、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或聚苯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材料为氧化还原指示剂、pH指示剂或有机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氧化还原指示剂为亚甲蓝、二氯酚靛酚钠、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二苯胺磺酸钠、N,N′-二苯基联苯胺或紫精。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pH指示剂为凡拉明蓝盐B。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化合物为二茂铁或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材料为无机衍生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无机衍生物为过渡元素的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或氢氧化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过渡元素为铜副族、锌副族、钪副族、钛副族、钒副族、铬副族、锰副族、铁系与铂系。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无机衍生物为卤族、氧族、氮族、碳族、硼族、碱土族或碱金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材料为氯化亚铁、三氯化铁、三氯化钛、四氯化钛、氯化铋、氯化铜或溴化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溶剂的材质为二甲基亚砜、碳酸丙烯酯、水、γ-丁内酯、乙腈、丙腈、苯腈、戊二腈、甲基戊二腈、3,3’-氧二丙腈、羟基丙腈、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啶酮、环丁砜、3-甲基环丁砜或其混合物。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层进一步含有至少一种惰性导电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合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惰性导电盐为锂、钠或四烷基胺盐。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透明导电元件为多个时,呈间隔排列地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上。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明基板表面进一步具有一第二透明导电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机与无机材料的电致变色模块,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第二透明导电元件为多个时,呈间隔排列地设于该第一、第二透明基板上。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影像显示模块,用以显示一平面影像与一立体影像;
一电致变色模块,设于该影像显示模块表面,包括有:
一第一透明基板,其表面设有至少一第一透明导电元件;
一第二透明基板;及
多个电致变色层,间隔排列设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与该第二透明基板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质混合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溶于溶剂中所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64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电流传输的LED芯片
- 下一篇:人体下肢冲击模拟试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