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5932.0 | 申请日: | 201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5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成;张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车身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生产工艺装备,特别是一种汽车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工装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驾驶室前围焊接点密集和固定点较多,各个支架站据了所在空间。所以现有技术在焊装驾驶室前围时,是在侧围固定支架横板30上,安装了一个前围定位销支架10,参见图1A、图1B,图1A为现有技术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工装定位机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由图1A、图1B可见,由于前围定位销支架10的Z向受力较大,X向(本发明中涉及的方向均为常规坐标方向,故图未示)由侧围限位支架20和侧围固定支架横版30组成的悬臂较长且还有一个偏向力,造成侧围固定支架横板30的弹性变形及侧围限位支架20产生扭曲变形,且侧围限位支架20与侧围主框架100的连接处结构较弱,非常容易变形,因此不但造成焊装前围尺寸不一致,同时使固定侧围定位尺寸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增加了加工定位的难度,也难以保证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证加工效率且提高定位精度的汽车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工装定位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安装在车身总成装焊胎上,包括支撑连接部件和定位部件,所述支撑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车身总成装焊胎的侧围主框架及所述定位部件连接,其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定位部件在一工作工位和一复位工位之间转换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连接部件上,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定位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定位部件分别与所述车身总成装焊胎中的动力系统连接。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支撑连接部件为双悬臂结 构,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矩形悬臂和定位销座支臂,所述矩形悬臂一端与所述侧围主框架连接,所述矩形悬臂为六面整体结构,所述定位销座支臂为双筋板结构。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销座摆臂、前围滑动定位销、定位销座和定位气缸,所述定位销座摆臂一端与所述定位销座支臂连接,所述定位销座与所述定位销座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围滑动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定位销座中,所述定位气缸通过所述定位销座与所述前围滑动定位销连接。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部件还包括精度限位块,所述精度限位块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一侧设置有矩形槽,所述活动定位销座摆臂安装在所述矩形槽内,所述活动定位销座摆臂与所述矩形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精度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定位销座支臂上。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精度限位块与所述定位销座支臂通过一定位键连接,所述精度限位块与所述定位销座支臂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键槽。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精度限位块与所述定位销座支臂通过一定位键连接,所述定位键与所述精度限位块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销座支臂上对应设置有定位键槽。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运动位移气缸,所述运动位移气缸与所述定位销座支臂铰接,所述运动位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定位销座摆臂连接。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动力系统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电磁气动换向阀。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的前围滑动定位销包括互相连接或为一体结构的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的截面均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上述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定位机构,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通过连接调整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发明采用了悬臂结构,由于前围 与左右侧围装焊处装配、焊接点、固定点较多,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前围定位机构,所以采用悬臂结构可在各种定位的空隙之间延伸到前围定位点。增加了精度限位块,活动定位销座摆臂旋转销轴点与定位中心臂长受Z向力较大,为保证前围定位销的定位精度,采用了摆臂定位座作为精度限位。采用双错位结构,借用侧围安装框臂的旋转移动和活动定位销座摆臂旋转,错开驾驶室与定位的重合部分,驾驶室可顺利运行到下一个工位。本发明可保证加工效率并提高定位精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的驾驶室车身前围工装定位机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