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外延图形偏移量的电学测试结构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5796.5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7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顾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66 | 分类号: | H01L21/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外延 图形 偏移 电学 测试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外延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外延图形偏移量的电学测试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双极型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在硅衬底表面生长一层单晶半导体薄膜的方法,称之为外延。在初始的晶圆上进行外延生长有许多好处。其一,外延层不需要与下层晶圆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例如在双极工艺中,N型外延层可以生长在P型衬底上。其次,不像CZ硅,外延硅不会被氧或碳元素所沾污。
同时,在外延层中也允许形成埋层。N+埋层成为多数双极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因为它使制作低集电极电阻的垂直NPN晶体管成为可能。砷和锑是形成N型埋层的首选杂质,因为所述砷和锑的低扩散速率使得埋层在随后的高温处理中的横向扩散最小。锑比砷更常使用,因为它在外延时表现出更小的横向自动掺杂。
在所述外延层中形成的N+埋层需要经过退火以消除注入损伤,在退火过程中会发生热氧化,氧化会导致在氧化层窗口边缘四周出现轻微的硅表面不连续。外延层将如实地在晶圆的最终表面再现所述硅表面不连续。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外延层的表面形成了一个模糊地轮廓,称为N型埋层阴影。在随后的光刻步骤中,例如深N+区的刻蚀,所述深N+区将与所述硅表面不连续的位置对齐。这种经过外延以后产生的前层图形位移称为版图移位,即图形经过外延生长后发生了一定的漂移。
当外延后的光刻需要和外延前的光刻对准时,必须在曝光的时候对这个偏移量进行补偿。补偿的量值一般通过外延厚度乘以一个补偿系数来获取。但是, 所述补偿系数是一个经验值,不能与实际偏移量完全符合,而使补偿不精确,不能有效地控制外延后图形对外延前图形的套准误差。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案设计人凭借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于是有了本发明利用电学参数测量外延图形漂移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外延图形偏移量的补偿不精确,不能有效地控制外延后图形对外延前图形的套准误差等缺陷,提供一种测量外延图形偏移量的电学测试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外延图形偏移量的补偿不精确,不能有效地控制外延后图形对外延前图形的套准误差等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电学测试结构测量外延图形偏移量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外延图形偏移量的电学测试结构,所述测量外延图形偏移量的电学测试结构包括:埋层,形成在半导体衬底表面;外延层,形成在具有所述埋层的半导体衬底表面;插栓区,等距形成在所述埋层表面的外延层内,并沿相同方向与所述埋层具有不同的预设偏移量;接触孔,形成在所述插栓区表面;以及在所述相邻插栓区上的接触孔处依次形成的第一导电连线、第二导电连线,和第三导电连线。插栓区沿相同方向偏移,并具有不同预设偏移量的各电学测试结构形成一电学测试结构组。
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的大小为0到1倍外延层厚度之间的任一数值。
所述插栓区的步长依外延层的厚度和补偿量的精度确定。
所述步长在0.01微米到1微米之间。
可选的,当所述外延层厚度为1微米时,步长为0.1微米。
可选的,所述电学测试结构组包括在相同方向偏移,且预设偏移量分别为0微米,0.1微米,0.2微米,0.3微米,0.4微米,0.5微米,0.6微米,0.7微米,0.8微米,0.9微米,1微米的电学测试结构。
可选的,所述电学测试结构具有3个相邻的插栓区。
电学测试结构的方向为相对于埋层沿X正方向、X负方向、Y正方向,以及Y负方向。
为实现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电学测试结构测量外延图形偏移量的方法,所述外延图形偏移量的测试方法包括:
对电学测试结构组中的具有不同预设偏移量的电学测试结构分别进行电学测试,测试电学测试结构的第一导电连线与第二导电连线之间的第一电阻,以及第二导电连线与第三导电连线之间的第二电阻,
如果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相等,则该电学测试结构所对应的预设偏移量便为实际偏移量;
如果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均不相等,则在与所述电学测试结构组插栓区偏移方向相反的电学测试结构组中的电学测试结构分别进行所述电学测试,如果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相等,则该电学测试结构所对应的预设偏移量便为实际偏移量;
如果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均不相等,则在所述电学测试结构组以及与所述电学测试结构组插栓区偏移方向相反的电学测试结构组中选取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差值最小的电学测试结构所对应的预设偏移量作为实际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