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猪教槽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5721.7 | 申请日: | 201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0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乳猪 配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猪教槽期喂养的配合饲料,特别涉及一种乳猪教槽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养殖行业的发展,对乳猪配合饲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乳猪教槽配合饲料。乳猪教槽配合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乳猪的断奶体重,而乳猪断奶体重是否达标对猪的最终出栏体重至关重要。
传统乳猪教槽料的缺点是不适用于乳猪的营养需求。乳猪早期肠道功能发育不健全,对油脂的利用率很差,传统乳猪配合饲料制作过程中对上述问题没有从原料和工艺上更多的考究;同时由于原料选择粗放、制作工艺不规范等原因,传统乳猪配合饲料消化率低,卫生指标差,采食不均匀,不能满足乳猪的营养需求。传统乳猪配合饲料开口晚、断奶日龄推迟且断奶后易拉稀掉膘,断奶体重不达标,远远发挥不了乳猪的生产性能。乳猪教槽料营养水平不够,直接影响到乳猪的断奶日龄及断奶体重,进而影响到最终的出栏体重。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乳猪教槽期的营养需求,防止乳猪断奶掉膘、拉稀及体重不达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乳猪教槽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猪教槽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玉米13-18%、面粉 23-27%、碎米10-13%、豆粕15-20%、大豆油1.5-2.5%、乳清粉6-10%、葡萄糖5-10%、血浆蛋白粉3-5%,鱼粉2-5%,肠膜蛋白2-5%,磷酸二氢钙0.4-0.8%,食盐0.08-0.15%,丁酸钠0.06-0.15%,酸化剂0.2-0.5%,乳化剂0.05-0.15%,微生态0.02-0.05%,氯化胆碱0.03-0.07%,预混料0.8-1.5%;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还可以优选为:玉米13-16%、面粉 23-25%、碎米11-12%、豆粕15-18%、大豆油1.5-2%、乳清粉6-8%、葡萄糖8-10%、血浆蛋白粉3-4%,鱼粉2-3%,肠膜蛋白3-5%,磷酸二氢钙0.4-0.6%,食盐0.1-0.15%,丁酸钠0.06-0.1%,酸化剂0.3-0.5%,乳化剂0.05-0.1%,微生态0.03-0.05%,氯化胆碱0.05-0.07%,预混料0.8-1%。
所述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也可以优选为:玉米15-17%、面粉 24-26%、碎米10-12%、豆粕16-19%、大豆油2-2.5%、乳清粉8-9%、葡萄糖6-8%、血浆蛋白粉4-5%,鱼粉3-4%,肠膜蛋白2-4%,磷酸二氢钙0.6-0.8%,食盐0.08-0.12%,丁酸钠0.1-0.15%,酸化剂0.2-0.4%,乳化剂0.1-0.15%,微生态0.02-0.04%,氯化胆碱0.04-0.06%,预混料1-1.2%。
所述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又可以优选为:玉米15.72%、面粉25%、碎米11%、豆粕18%、大豆油2%、乳清粉8%、葡萄糖8%、血浆蛋白粉 4%、鱼粉3%、肠膜蛋白3%、磷酸二氢钙0.6%、食盐0.1%、丁酸钠0.1%、酸化剂0.3%、乳化剂0.1%、微生态0.03%、氯化胆碱0.05%、预混料1%。
所述酸化剂可以为苯甲酸、富马酸和DL-羟基蛋氨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乳化剂可以为大豆磷脂提取物。
所述微生态可以为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预混料为维生素预混料和微量元素预混料;所述血浆蛋白粉为APC美国蛋白质公司生产的进口血浆蛋白粉。
所述维生素预混料为维生素A、D3、E、K3、B1、B2、B6、叶酸、泛酸、烟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量元素预混料为铜、铁、锰、锌、碘、硒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乳猪教槽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所有原料,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粒度为25—40目;
投入混合机,混合均匀。
所述粉碎的粉碎粒度优选为为30目。
所述混合的均匀度优选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