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割晒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5454.3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廖庆喜;曹震;金鑫;黄海东;田波平;段宏兵;丁幼春;舒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D45/30 | 分类号: | A01D45/30;A01D34/835;A01D57/20;A01D63/04;A01D6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 割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中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割晒机。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世界1/3。由于油菜品种不一,种植方式不同,农机和农艺技术很难适应,严重制约了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油菜种植用工量大、劳动强度大、收获损失大等问题突出。目前常用的油菜收割机基本是由稻麦联合收割机改装而来,不仅收割时期要求严格,而且损失率高,不可能在短期内适合我国的油菜收获。油菜本身由于茎杆粗壮,枝丫交错缠绕,上下果荚成熟度不一致,收获时极易造成炸荚损失。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油菜割晒机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限,提供一种能适合油菜特性的新型油菜割晒机。本发明的应用能延长油菜的收获期,降低油菜损失率,为油菜的机械化收获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农机具。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油菜割晒机,它包括机架1、传动装置2和切割装置3,它还包括分禾器4、扶禾器5和输送系统6。所述的输送系统6由立辊总成8、伸缩滚筒总成7和输送带总成9构成。
所述的立辊总成8由辊齿16、带轮17、辊轴18、筒体19和弧板20构成。辊齿16焊接在弧板20上,弧板20固定在筒体19上,筒体19中间安装辊轴18,带轮17通过辊轴18下端与筒体19连接。两个立辊总成8呈左右对称分布,通过上下两端的辊轴18安装固定在机架1的内侧。
所述的伸缩滚筒总成7由动力输入链轮21、滚筒轴22、滚筒23、扒指24、曲轴25、曲柄26和调整手柄27构成。伸缩滚筒总成7安装在切割装置3的正后方,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1的底部。滚筒轴22通过曲柄26与曲轴25连接,扒指24安装在曲轴25上,并从滚筒23上的孔伸出。动力输入链轮21和调整手柄27分别安装在两端滚筒轴22上。
所述的输送带总成9由双节距链轮28、链条29、输送带30和输送齿31构成。输送带总成9安装在伸缩滚筒总成7的正后方与并机架1固结,输送齿31固定在输送带30上,输送带30与链条29固结一起。
所述的分禾器3由立割刀10和被动分禾器11构成。所述的立割刀10有两个分别采用倒梯形安装,其水平安装位置位于所述的切割装置3的两侧、其垂直安装位置位于被动分禾器11上方,双侧立割刀10安装时向后倾斜15度,左侧立割刀10由主切割器间接传动,右侧立割刀10由电机直接传动。
所述的扶禾器5,由扶禾筒12、扶禾臂13、支撑臂14和铰接座15构成。扶禾器5安装在机架1的前部上方。扶禾臂13与支撑臂14铰接。两个铰接座15焊接分别在机架1上。扶禾臂13和支撑臂14分别底部与两个焊接在机架1上的铰接座15连接,扶禾筒12安装在扶禾臂13的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适用于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能够实现油菜茎杆的有效切割和切割后的有效输送铺放,效率高,功耗小,可靠性好。
2、本发明采用立辊总成、伸缩滚筒总成和输送带总成同时工作,实现左右集中输送后纵向铺放,使得输送有序,铺放高效,不堵塞,不需要人工提前开辟放铺通道。
3、本发明采用三点悬挂与拖拉机挂接,由液压装置控制割晒机悬挂高度,并依此控制割茬高度。
4、本发明采用分段收获的方式可以延长油菜的收获期,减少损失,实现荚果成熟一致,提高油菜籽的品质,解决油菜收获难题。
5、本发明不仅适合于收割油菜,经过调整技术参数后也可收获大豆、玉米秸秆、牧草等,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为:1-机架,2-传动装置,3-切割装置,4-分禾器,5-扶禾器,6-输送系统,7-伸缩滚筒总成,8-立辊总成,9-输送带总成。
图2:是为本发明的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为:7-伸缩滚筒总成,8-立辊总成,9-输送带总成。
图3:是为本发明的立辊总成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是图3的主视图,图3-b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编号为:16-立辊齿,17-带轮,18-立辊轴,19-立辊筒体,20-立辊弧板。
图4:是本发明的伸缩滚筒总成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b是图4-a中G的放大图,图4-c是图4-a中H的放大图;图中编号为:21-动力输入链轮,22-滚筒轴,23-滚筒,24-扒指,25-曲轴,26-曲柄,27-调整手柄。
图5:是为本发明的输送带总成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卉支架
 - 下一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任务导向混合模式纳米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