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登革1型病毒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5216.2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熊建英;曹虹;马丹娟;朱利;万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病毒 荧光 定量 pcr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包含核酸、酶或微生物的测定或检验方法的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导致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登革病毒病每年约有5-10千万人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之一。本病感染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登革热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等症状。登革出血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4病日内可见散在出血点。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子宫等任何一个以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肝肿大,脑出血的病例也有发现。异常严重出血的病例可导致死亡。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DHF表现的少数病人,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皮肤湿冷、脉数弱、烦燥或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或脉压低于2.67Kpa(20mm汞柱以下)等危象,甚至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登革热的诊断目前主要采取病毒分离定型以及血清中特异性IgM、IgG抗体测定的方法。但由于患者早期抗体阳性率低,往往要7-10d后IgM抗体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在早期诊断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实现早期诊断,而且与常规PCR相比,荧光定量PCR方法更灵敏,且不需要电泳分析,同时因加入特异的荧光标记探针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实时检测,因而更省时、特异,减少了交叉污染,并能精确地对多个样本进行定量分析。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在登革1型病毒3’非编码区(3’NC)、NS5区、衣壳蛋白(C)区域设计引物探针。目前一般认为3’NC和NS5区设计的引物探针敏感性较差;C区保守性较差,设计出来的引物探针容易受到其它三型登革病毒的干扰;E区变异性很大,会出现假阴性或者敏感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登革1型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对登革1型病毒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是:一种检测登革1型病毒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该试剂盒由定量阳性模板、一对特异性扩增登革1型病毒NS2A区域的引物、荧光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Premix Ex TaqTM和参比染料ROX Reference Dye II组成,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引物是特异性扩增登革1型病毒NS2A区域的引物,其中,
上游引物序列为:5’-GATGAGATCCAGATGGAGTAGAAAG-3’(SEQ NO.1),
下游引物序列为:5’-TCAGTTGTCCCATTATAAGAAGGAG-3’(SEQ NO.2);
(2)所述的荧光探针序列为:
5’FAM-ACAGCCAGTGTTCCAGTCATCAGCA-Eclipse3’(SEQ NO.3),
其中FAM为标记在探针5’端的荧光基团,Eclipse为标记在探针3’端的荧光淬灭基团;
(3)所述的定量阳性模板为含有下列DNA片段的pMD18-T重组质粒:
GATGAGATCCAGATGGAGTAGAAAGATGCTGATGACTGGAACACTGGCTGTTTTCCTCCTTCTTATAATGGGACAACTGA(SEQ NO.4)。
本发明所述的特异性扩增登革1型病毒NS2A区域的引物可以由本领域常用的方法合成。
本发明所述的荧光探针可以由本领域常用的方法合成。
本发明所述的荧光定量聚合酶Premix Ex TaqTM由Takara公司提供、参比染料ROXReference Dye II由Takara公司提供。
本发明所述的定量阳性模板的构建方法是将DNA片段SEQ NO.4插入到质粒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得到。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质粒载体是T克隆载体,如pMD19-T载体;所述的将DNA片段SEQ NO.4插入到质粒载体的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具体的步骤和工艺参数视所选的质粒载体而定。
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2A可能参与多聚蛋白的水解过程,本发明人通过Clustal W2对不同株的登革病毒基因进行比对,发现四型登革病毒在NS2A基因处的差别较大,而且与其它黄热病毒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同时登革1型病毒型内的NS2A基因则比较保守,本发明试剂盒正是通过检测这段序列来判断病人是否被登革1型病毒感染,扩增的引物序列为SEQ NO.1和SEQ NO.2,其位置如图1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5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