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4689.0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飞 |
| 主分类号: | H02M3/07 | 分类号: | H02M3/07;A61B5/043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仪 升压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心电记录仪的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是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在上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成了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心脏病成了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鉴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加强预防和监测该疾病的手段势在必行,而便携式心电记录仪是发现心脏病最方便、直接的手段。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是整个系统工作的基础。在一个系统中,往往需要多种电源,有时还需要隔离,电源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常用的升压方式是通过倍压电路来实现低压直流到高压直流的升压转换,电路结构比较复杂,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参数配置比较困难,不利于在便携式心电记录仪中批量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稳压电源电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还包括DC-DC升压转换器、第一电阻、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二极管,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DC-DC升压转换器连接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电源输出端,且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联,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 该电路还包括一RC辅助电路,所述RC辅助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容,所述电源正极与第二电阻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正极、DC-DC升压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三电容负极分别与电源负极、DC-DC升压转换器的GND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二电感,第二电容,所述DC-DC升压转换器的引脚4接电源输入端,所述DC-DC升压转换器的引脚2接地,所述DC-DC升压转换器的引脚3接第二电容的正极,且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DC-DC升压转换器的引脚1、5之间接第二电感。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DC-DC升压转换器的引脚1之间接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电源输出端,阴极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所述DC-DC升压转换器的引脚1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相连,第一电容的正极接在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之间,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电源输出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一节7号电池,所述电池正负极之间接第三电容,且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感、电容、二极管与RC辅助电路的配合,实现了电源的升压稳压输出,电路结构简单,而且外围参数配置容易,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心电记录仪用升压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11、电源输出端12和第二电源输出端13,还包括DC-DC升压转换器14、第一电阻23、第一电感28、第二电感25、第一电容21、第二电容24、第三电容29、第一二极管22、第二二极管27、第三二极管26,其中DC-DC升压转换器采用SP6641B芯片。另外,本较佳实施方式采用的二极管22、27、26可以为肖特基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飞,未经葛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寻障仪
- 下一篇:高速公路电动汽车无线自动充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