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4683.3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6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冬梅 |
| 主分类号: | F17D1/18 | 分类号: | F17D1/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油管道 加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油管道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
背景技术
原油在地下开采以后,原油的输送便成了各个油田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原油低温凝固的特性,在输送过程中就需要给他提升一个温度,保证原油的正常输送。常用的方法是天然气、煤、原油等燃烧通过加热炉加温,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采用电热棒加温,这些方式、方法不仅热效率低、高耗能,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一种加温装置是直通式的,也就是加温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出口,加热介质从加热器的一端进入后即从排放口排出,这使得加热介质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地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源利用效率高,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包括换热装置、集热器、电热炉、循环泵、补液箱和补液泵,所述输油管道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与输油管道相连接,所述换热装置、集热器、电热炉、循环泵通过介质循环管道相连通,所述补液箱和补液泵通过介质循环管道连通输油管道,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加热片、收集箱、回流管和疏水阀,所述加热片两端设置有入口和排放口,所述加热片底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设置有回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换热装置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输油管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加热片由若干加热单片单片串接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回流管与入口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疏水阀。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收集箱与除排放口以外的加热单片贯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能源的利用效率高,热损得到了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换热装置,2、集热器,3、电热炉,4、循环泵,5、补液箱,6、补液泵,7、输油管道,8、介质循环管道,9、法兰,11、加热片,12、收集箱,13、回流管,14、排放口,15、疏水阀,16、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输油管道的加温装置,包括换热装置1、集热器2、电热炉3、循环泵4、补液箱5和补液泵6,所述输油管道7上设置有换热装置1,所述换热装置1与输油管道7相连接,所述换热装置1、集热器2、电热炉3、循环泵4通过介质循环管道8相连通,所述补液箱5和补液泵6通过介质循环管道8连通输油管道7,所述换热装置1包括加热片11、收集箱12、回流管13和疏水阀15,所述加热片11两端设置有入口16和排放口14,所述加热片11底部设置有收集箱14,所述收集箱14上设置有回流管13。
如图1所示的换热装置1两端设置有法兰9,该换热装置1通过法兰9固定连接在输油管道7上。
如图2的换热装置1包括加热片11、收集箱12、回流管13和疏水阀15,所述加热片11由多个加热单片串接而成,其两端设置有入口16和排放口14,所述加热片11底部设置有收集箱12,所述收集箱12与加热片11除排放口14以外的其他加热单片分别贯通连接,所述收集箱12上设置有回流管13与入口16连接,所述回流管13上设置有疏水阀15。
本发明所述的集热器2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传热介质达到指定温度时,控制芯片接通循环泵4的电源,将传热介质输送到换热装置1,同时向集热器2内补充低温传热介质,在夜间或特殊天气情况下,通过电热炉3加热传热介质。
本发明所述的补液箱5和补液泵6通过输油管道7连通介质循环管道8,作业前,先将换热装置1里面充满传热介质,当介质循环管道8的传热介质损失时,可通过补液泵6将补液箱5内存储的传热介质补充到介质循环管道8内,对介质循环管道8进行介质补充。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冬梅,未经陈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车身尾门框检测工具及尾门框尺寸检测方法
- 下一篇:防滚动电缆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