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实时跟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4290.2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代晓磊;李峰;郏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风日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巢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实时 跟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实时跟踪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实时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提倡节能的同时,也鼓励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新能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低污染的新能源,但目前太阳能的利用率却比较低。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光伏发电装置中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仅为16%左右,过低的光能转换效率导致发电成本过高,这是制约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于采光装置时光能利用率最高。如果太阳光线能够一直保持垂直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采光装置的状态,那么就可使得太阳能发电装置保持最佳的光能利用状态,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跟踪器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实现:恒定电压判断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的方法、导纳微分法及通过二维PSD为基础的方法,以上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误差比较大、采样结果在最大功率点左右来回振荡和价格较高等缺点。目前的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大都存在有系统复杂、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系统维护运行成本过高、环境适应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太阳实时跟踪系统,以降低太阳跟踪的误差和系统的成本,简化系统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环境适应能力。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太阳实时跟踪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微控制器、避光盒、用于改变太阳能采集板方向角的电机和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状态的驱动器;避光盒内的顶面上开设有透光孔,避光盒内设有以平行于避光盒底面的方式设置的凸透镜平面阵列,避光盒底部设置有光敏元件阵列;每个光敏元件均与微控制器相连接;微控制器用于根据从光敏元件获得的信号计算太阳的方位角,并向驱动器发出指令;驱动器与微控制器之间通过数据线相连接;电机与驱动器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本发明的太阳实时跟踪系统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避光盒为长方体形盒子,透光孔设于避光盒顶面的中心部。
所述避光盒为圆柱形盒子,避光盒的顶面为圆锥面,透光孔设于圆锥面的锥顶部;其中圆锥面母线与圆锥面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且80°≤A≤85°。
所述透光孔处密封安装有玻璃片。
所述微控制器为mega16单片机。
所述驱动器为uln2003达林顿阵列。
所述凸透镜平面阵列所在的平面平行于避光盒的底面,且平面阵列所在的平面和避光盒底面之间的距离为避光盒总高度的2/3。
所述凸透镜的水平断面呈正六边形。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利用日晷的原理,通过在密闭的避光盒顶开设透光孔,将太阳光引入避光盒并用凸透镜聚光,由光敏元件接收汇聚光,可避免采用外界光线影响光敏元件,光敏元件不易受外界散射光的影响,提高了太阳光线角度的检测准确度,可降低太阳跟踪的误差。采用微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并由驱动器驱动电机,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太阳方位角是根据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计算获得,计算精度可达0.01°。避光盒的顶面设置为圆锥面,透光孔处密封安装有玻璃片,可避免雨水进入避光盒,提高了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凸透镜的水平断面呈正六边形,可使得每个凸透镜和六个相邻的凸透镜相连接,提高光斑位置的分辨能力,以提高太阳光线的角度的计算准确度,降低系统误差;并且可通过调整凸透镜的尺寸来调整系统的检测分辨率,可调整性比较好。mega16单片机、uln2003达林顿阵列相比同类产品价格较低,可降低系统的成本;uln2003达林顿阵列为高电压大电流达林顿阵列,具有电流增益高、工作电压高、温度范围宽、带负载能力强等特点,可适应于各类要求大功率驱动的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通过在密闭的避光盒顶开设透光孔,在避光盒内设凸透镜聚光,结构简单,实现容易且制作成本较低,还具有检测准确度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好、系统可靠性高且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也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等利用太阳能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太阳实时跟踪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太阳实时跟踪系统的避光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太阳光线角度计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敏元件和微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机驱动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风日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风日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