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接1-5/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3861.0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武向文;孙璐璐;赵鹏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13/20;H01R13/502;H01R2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凤鸣 |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接 同轴 泄漏 电缆 l29 插孔 接触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配接1-5/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随着移动通信事业及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对功率容量大、低损耗的泄漏电缆的需求量也增大。为了实现真正的移动不受约束,如何使RF信号对隧道、地铁及大型建筑物等掩体实现全覆盖,成为各通信服务商必须面对的难题。辐射型泄露电缆系统因其信号波动范围小、在高速运行的物体中穿透损耗最佳、最小阴影衰落和宽频带等优点成为首选方案。1-1/4”泄漏同轴电缆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以下简称泄漏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 电磁波在泄漏电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泄漏电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目前由于不同电缆生产商所生产的1-1/4”泄漏电缆尺寸都有所差异,基本上不同生产商生产的电缆都需要有一种连接器与之对应。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可以同时配接多厂家1-1/4”泄漏电缆的连接器。L29、N型连接器以其连接可靠(螺纹式连接)、结构坚固稳定、功率容量大、耐高压、低损耗等优越特点而成为大功率容量、低损耗、低交调的天、溃线缆研制,开发时的首选界面。现有配接1-1/4”漏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组成部分繁多,零件的加工、装配难度大,大批量生产时质量稳定性较差,这样不但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增大,更不适合安装和更换。
综上所述,目前配接1-1/4”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存在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接1-5/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其既能实现快速安装,而且可以同时配接多厂家1-1/4”泄漏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配接1-5/8”同轴泄漏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连接器,包括套接的外壳一和外壳二,其特征在于:外壳二内设置有弹簧圈,弹簧圈的每两独立瓣组合成一个 “垛口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 便于安装
由于泄漏电缆的安装、调试多在野外进行,为了便于野外安装,首先就应尽可能减少连接器的组成部分,因为组成部分太多会给连接器和电缆组件正常的安装和更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就是要使用简单可靠的连接方式,像焊接等方式均不能采用。本发明将连接器因组成部分太多而造成安装混乱的程度减到最低,而且只要推入到位即可安装完成,因此特别适用于野外安装操作;
2、电缆连接简单可靠
该连接器配接电缆后整个电缆组件的连接十分可靠,而且电气性能极其优良,电缆组件的野外使用寿命可达10年,使得用户无任何后顾之忧。不同电缆厂家生产的1-1/4”泄漏电缆尺寸差异主要集中在绝缘介质、外导体、外皮的直径上,由于本发明的装接结构,使得对不同电缆厂家生产的1-1/4”泄漏电缆有极强的兼容性。本发明采用弹簧圈夹持泄漏电缆外导体,由于弹簧圈的形变量大,不论是那家的1-1/4“泄漏电缆,都能顺利有效连接,解决了不同厂家泄漏电缆无法采用同一零件夹持外导体的难题;弹簧圈形变柔和,既达到夹持电缆外导体可靠的目的,又能减小泄露电缆外导体的被夹持时的形变量,使其不严重影响电缆的原有尺寸,进而减小此处的形变对电气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簧圈的展开图;
图4为本发明配接电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导体,2-绝缘支撑件,3-外壳一,4-弹簧圈,5-密封件,6-外壳二,7-连接器本体,8-电缆,9-电缆内导体,10-电缆绝缘层,11-电缆外导体,12-膜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3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