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路灯智能自动节能控制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3747.8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新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路灯 智能 自动 节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路灯控制器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相路灯智能自动节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的发展,电力能耗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许多城市面临电力不足的局面,常对路灯照明采用隔盏关灯或半夜灯的控制方式,虽然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但造成道路照明不均匀,照明失去均衡性,缺乏安全保障,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和诱发犯罪的发生。还有一部分城市采用省电器、无功补偿器、电子镇流器等方法进行节能,虽然也可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但不能稳定照明灯具上的电压,同时产生谐波干扰,降低了灯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在控制方法上主要是在路灯配电箱中安装定时器,使路灯按照预定的时间自行开、关灯。而一些景观灯则通常使用人工手动控制的方法进行开、关灯,由于缺乏灵活的控制手段,因而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这些方法既不能及时调整开、关灯的时间,更无法及时反映照明设施的运行情况,并且故障率高、维修困难。而且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控制范围越来越大,现行的控制方法无法及时反映照明设施的运行情况,使得维修工作十分被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只有等待巡视人员到达现场才能发现,或者被动地等待市民的电话反映,因此难以做到及时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路灯智能自动节能控制器,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自动控制路灯电压、并能随着夜晚照明的需要对路灯实行逐步降压供电、且在不影响夜晚正常照明的前提下,逐步对节能灯进行恒电压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三相路灯智能自动节能控制器,包括三相电源线、电源零线、PLC、三相自耦补偿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LC的输出端和电源零线之间接有多个控制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总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多路路灯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所述零线交流接触器带有多个常开触点,所述三相电源线的其中一相线与零线之间接有电压控制模块,三相电源线通过电源开关与所述总交流接触器的三相输入接点连接,总交流接触器的输出接点与所述三相自耦补偿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抽头引线连接,所述三相自耦补偿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抽头引线与多路路灯交流接触器的输入接点一一连接,多路路灯交流接触器的输出接点接节能路灯,所述电压控制模块与多路灯交流接触器的输入接点一一电连接,所述三相自耦补偿变压器的每相串联绕组抽头引线与电源零线之间均分别接有各个(零线)删掉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所述PLC的输入端接有各个零线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源的自动按钮开关,PLC还接入有时控器,所述时控器的电源端接三相电源线其中一相线。
所述的三相路灯智能自动节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LC的输出端和电源零线之间接有三相旁路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总交流接触器的输出接点和多路路灯交流接触器的输入接点之间接有三相旁路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所述PLC的输入端接有三相旁路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开关。
所述的三相路灯智能自动节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源线的其中一相线和电源零线之间接有防雷器。
本发明中,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总交流接触器的输入接点连接,其输出接点与三相自耦补偿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抽头引线连接,三相自耦补偿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抽头引线与多路路灯交流接触器的输入接点连接;三相自耦补偿变压器的各串联绕组抽头引线与零线之间,依次对应串联各零线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总交流接触器、各路路灯交流接触器和各零线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分别串联在PLC的输出端与零线之间;PLC的输入端依次外接控制各零线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源的自动按钮开关;PLC的电源由时控器控制,电压控制模块自动检测电网电压,并把电压模拟信号转交PLC,由PLC处理后控制电压输出,时控器的电源由单相电源线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新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新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3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