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层煤气化天然气开发体系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3568.4 | 申请日: | 201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熊斌辉;熊琦;杨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斌辉 |
| 主分类号: | E21B43/295 | 分类号: | E21B43/295;E21B49/00;E21B33/03;E21B43/24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 煤气化 天然气 开发 体系 | ||
技术领域
煤田开发和天然气开发。
背景技术
水平钻井技术,随钻对接技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四维地震勘探技术,井间地震勘探技术。
发明内容
开发对象:地层深部煤田。地层深度大于500米,目前采煤技术难以达到深部煤田。
开发方式:将两井对接,形成“U”形通风井。先通空气将深部煤层点燃,升温,然后再通高温、高压水蒸气,让水蒸气与煤反应气化成天然气开采。与目前常规机械采煤不同,采出的是天然气,不是煤。与地面气化天然气技术不同,天然气是在地层中直接气化。不用采煤也不用建气化厂。与废弃矿井气化天然气不同,第一,煤层是原始煤炭,不是机械开发后的残余煤炭;第二,深度大;第三,燃烧室不是废弃巷道,是井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压气化,压力一般大于100个大气压,以保证产出的甲烷,而不是水煤气。
原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甲烷,化学平衡两边的气体分子各两个,左边2个水汽分子,右边1个甲烷和一个二氧化碳。体积基本不变,还减少了很少很少一点点,因为煤炭气化了。
2C + 2H2O = CO2+ CH4
在高温常压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反应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平衡两边的气体分子增加一倍,左边2个水汽分子,右边1个甲烷和一个二氧化碳。
C + H2O = CO+ H2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岩石封闭强度很高,超高压气田气体压力是静水压力的2倍以上。岩石破裂力范围一般是静水压力的1.5-2.3倍。破裂压力的高低与岩石的成岩程度和围压有关,中国的煤层基本为中生界和古生界煤层,岩石老,成岩程度,围岩破裂压力高。深部地层围压大,破裂压力高。较浅的煤层围压也是曾经深埋过的,虽然绝对值降低,但相对静水压力比值升高。 一般情况下500米以上的煤层围岩破裂压力均大于100大气压。能够满足地下高温高压煤层气化天然气条件。
开发体系由以下系统组成:
1. 钻井对接系统
在三维地震勘探和探井已经确认了煤层空间展布的条件下。用随钻测井技术(LWD)沿煤层钻水平井。用随钻对接技术(JWD)实现两井直接对接(内容详见JWD钻井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010299101.5)。
2. 气化监测系统
煤层气化的结果会导致井孔加大。常压下岩石的强度可以支撑直径大于1米的巷道。高压对巷道的支撑可以使这个巷道更大。空气波阻抗比地层小很多,所以它们之间是一个很强的反射界面。地震分辨率与地震波长有关,地震可探测1/16波长的巷道存在,能够确认1/4波长的巷道尺寸。现在地面地震(附图1)在1000米的主频可以达到100HZ,1/4波长大约1米左右。所以煤层气化形成的直径1米以上的巷道就可以通过地面地震探测。按特定时间间隔连续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四维地震勘探就可以检测煤层的气化过程。如果利用井间地震缩短距离可以提高接收频率,实现更高精度监测。
3. 气化控制系统
通过控制入口水蒸气的流量、温度和压力,以及出口的流量和压力控制煤层的气化范围及其温度压力,这样就能控制煤层的气化速度和范围,以及气化后顶板陷落范围和速度。流量、温度和压力越大,气化速度越快。气化慢陷落慢,压力高陷落慢。根据煤层气化监测的结果和经验总结的理论调节出入流体参数,使煤田的可控开采。
注蒸汽井井口设备包括水管网,天然气蒸汽发生器,蒸汽增压机,蒸汽流量计、压力计和温度计。井下蒸汽流量计、压力计和温度计,井下蒸汽电力增温器。电力和通讯缆线,计算机控制系统。
采天然气井口设备包括,防喷器,采气管汇,天然气管网,天然气流量计、压力计和温度计。流量和压力控制阀门。井下天然气流量计、压力计和温度计。电力和通讯缆线,计算机控制系统。
4. 整体开发系统
矩阵式布井,工厂化接替开发。一次整体布井,批钻井,批完井,注蒸汽井与采天然气井接替向前。该片煤层采完后,采气井变为注蒸汽井,为下一口采气井注蒸汽。通常情况下煤田存在多煤层,为此整体设计,整体实施,分层分阶段开发。多个煤层一批次钻井。然后由上而下,逐层开发。下层的井先用着井间地震监测上部井气化情况。同时上部煤层燃烧提高围岩温度,使其下煤层的吸附气变为游离气,并促进了生气反应。这样下部煤层游离气压力升高与井孔之间产生巨大的流体压差,形成微裂隙为生产煤层气提供了条件。如果临近的上下地层存在富有机质页岩,也可以考虑开发页岩气使得资源全部得到利用。与普通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不同,通常不进行压裂,以免破坏围岩的封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斌辉,未经熊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3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理回收粪便方便公厕
- 下一篇:一种异型的仿百叶玻璃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