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运行智能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3181.9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韩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鲲 |
主分类号: | B66B1/14 | 分类号: | B66B1/14;B66B13/14;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运行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电梯运行智能控制装置,属于电梯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在各种建筑里基本都设有电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电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多。现有的电梯运行时一般都是遵行特定的运行程序,当电梯内有人或有人按下乘梯按钮时,电梯就处于运行状态,并在被按下按钮的所在层停下实现上下承载用户;当电梯中无人且各层按钮均未被按下时,电梯则处于停止状态,且停在最后一个从电梯中出来用户的所在层。但是,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有人按下电梯命令按键因不想等候或有其它事情暂不乘梯而离开时,电梯仍按照以前的指令停止、开门、关门动作,然后再去执行下一命令,这就造成了能量、资源上的浪费,电梯不必要的转换状态也会减少它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乘梯者的时间。
如中国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电梯层站智能控制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39926.3)公开了电梯层站智能控制装置,它包括电梯层站命令按键、电梯控制器和电梯门处设有的红外线感应器,电梯层站命令按键经红外线感应器和电梯控制器相连接。该发明的优点是增加了电梯工作效率、节约了乘梯者的时间,节约了大量能源、大大延长了电梯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在使用时,红外传感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然后发出错误的平层信号,至使电梯又做了许多无用功,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还有这种情况发生:当有人赶到电梯前时,电梯刚好从该层离开,迫使乘梯者又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乘梯,也浪费了乘梯者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运行智能控制装置,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运行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一种电梯运行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电梯层站命令按键、电梯控制器和电梯驱动装置,电梯控制器与电梯驱动装置电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电梯层站命令按键面板上的生命探测仪,生命探测仪与电梯控制器通过数字电路连接。
所述的生命探测仪是光学生命探测仪或热红外生命探测仪中的任何一种。
工作原理:生命探测仪一直处于全时感应状态,当电梯外的电梯层站命令按键(上或下)被按下,同时生命探测仪感应到有人在扫描范围内,便将停梯命令传到电梯控制器中,电梯驱动装置按程序命令执行到层停梯、开门、关门等动作;若电梯外的电梯层站命令按键(上或下)被按下,但乘梯者因多种原因改变主意而离开,不在生命探测仪扫描范围内一定时间后,便在电梯驱动装置未执行在该层停梯的命令前向电梯控制器发出取消停梯的命令,同时电梯层站命令按键的指示灯熄灭,电梯驱动装置到层不进行停梯、开门、关门等动作而直接执行下一个有效命令。
当电梯停在某层,同时在电梯驱动装置正在执行或是刚执行完关门命令时,如果生命探测仪感应到在扫描范围内没有人,则在一定时间后,电梯驱动装置会直接执行下一个有效命令(即运行命令)。如果生命探测仪感应到在扫描范围内有人,则电梯门会再次打开,在一定时间内,如果生命探测仪感应到在扫描范围内已经没人时,那么电梯门同样会再次自动关上;如果生命探测仪感应到在扫描范围内仍然有人,但是该人又不准备乘梯时,直至梯内的关门按钮被人按下,电梯门才会被强制关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敏度高且信号强度大,进而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提高了电梯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乘梯者等待电梯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原理框图
图中:1、电梯层站命令按键,2、生命探测仪,3、电梯控制器,4、电梯驱动装置,5、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电梯层站命令按键1、电梯控制器3和电梯驱动装置4,电梯控制器3与电梯驱动装置4电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电梯层站命令按键1面板上的生命探测仪2,生命探测仪2与电梯控制器3通过数字电路连接。其中,生命探测仪2是光学生命探测仪或热红外生命探测仪中的任何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鲲,未经韩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3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法终端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放射状特效影像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