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棉机织物前处理短流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1902.2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武祥珊;李锡林;夏美娣;顾文清;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王港华纶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1/14 | 分类号: | D06L1/14;D06L3/02;D06L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棉 机织 处理 流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印染前处理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织物前处理工艺:翻布、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七大工序,其中退、煮、漂对后加工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传统的纯棉机织物前处理退、煮、漂往往都经过三道高温汽蒸工序,近十年来,也有采用一道冷堆、二道高温汽蒸工序,其能源消耗在整个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是最大的。在这些传统工艺中,烧碱是主要用剂,烧碱在退浆时能使浆料膨化而洗去;在煮练时能将棉纤维中的油脂蜡质皂化生成可溶物物质而除去;烧碱在双氧水漂白时用来调节PH值,使双氧水在合适的PH值下缓慢分解,既达到漂白纤维又不会过分损伤纤维。传统工艺流程长,需要投入的设备多,能耗大,残留在织物上的烧碱需要大量的水来清洗,平均每生产一千米的印染半制品布大约耗水20吨左右。对纤维也有较大的损伤,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这些都与可持续行发展产生严重的冲突,将是印染行业发展的阻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短流程,低能耗、需水少、少用碱或不用碱的环保型生产工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生物制品制造商,先后向纺织印染行业介绍了不同用途的各种酶制品,尽管至今为止,仍无一只真正能用于纯棉机织物的精练酶面世,但是如能从这些繁多的商品中,筛选出能在纯棉机织物前处理中对要去除的大部分杂质-浆料、各种果胶酸盐起作用的酶制品,再配上有强的乳化、分散、萃取等能力的前处理助剂,则将传统的退、煮、漂三步法前处理工艺缩短至二步法一步汽蒸应该是可能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工艺流程长,需要投入的设备多,能耗大,需要使用大量烧碱,从而会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水的技术问题,考虑到国内纺织厂的上浆成分复杂,上浆率较高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纯棉机织物前处理短流程工艺,将传统的退、煮、漂的三道高温汽蒸工序三步法前处理工艺缩短至二步法:第一步冷轧堆,第二步高温汽蒸,将传统的纯棉机织物的煮练和漂白合二为一,此过程不用烧碱,同时为配合本发明的短流程工艺,我们对市售的几种液体精练酶、固体精练酶及淀粉酶进行筛选及小样应用对比试验,筛选出能在纯棉机织物前处理中对要去除的大部分杂质-浆料、各种果胶酸盐起作用的酶制品,再配上有强的乳化、分散、萃取等能力的前处理助剂。
小样对比试验:
1、材料与设备
坯布:11.5tex x 11.5tex 472/10cm x 433/10cm,简称织物A
14.5tex x 14.5tex 563/10cm x 441/10cm,简称织物B
29tex x 36tex 504/10cm x 236/10cm,简称织物C
36tex x 48.5tex 425/10cm x 220/10cm,简称织物D。
化学品:液碱30%,双氧水35%,水玻璃40°Be,渗透剂F-LVB(BASF),精练剂22ECO(Henkel),络合剂28A(Henkel),固体精练酶188,液体精练酶PA(Henkel),液体淀粉酶2000L(Novozymes),过硼酸钠等。
小样试验设备:Mathis实验室小轧车,Arioli实验室小蒸箱,Macbeth Color-eye 7000A测色仪。
2、小样实验工艺、处方及半制品理化检测
工艺流程:第一步:坯布浸轧退、煮工作液(轧余率>80%)→室温打卷堆置约20小时→85℃以上热水充分洗涤→常温烘干
第二步:浸轧煮、漂工作液(轧余率>80%→汽蒸(100℃ 40min)→85℃以上热水充分洗涤→常温烘干
试验处方:第一步工作液:
1 2 3
烧碱100% 45g 45g -
精练剂 8g 8g 8g
渗透剂 5g 5g 5g
液体精练酶 - - 10g
液体淀粉酶 - - 5g
过硼酸钠 - 5g -
水 xg xg xg
1000g
第二步工作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王港华纶印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王港华纶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1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