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1505.5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9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亮;尚小良;危常华;陈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电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电开关。
背景技术
在有些电路(比如说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电路)中,出于安全及维修方便的考虑,需要设置断电开关。断电开关可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以便在必要时将电路强行断开。
断电开关一般包括基座和上盖,上盖可安装到基座上,当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时,断电开关闭合,由断电开关控制的电路也闭合;当将上盖从基座上取下时,断电开关断开,由断电开关控制的电路也断开。但是,现有断电开关的工作稳定性不太好,在因外部原因导致断电开关振动或抖动时(比如说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导致安装在其上的断电开关的振动或抖动),上盖可能松动甚至从基座上掉落,导致断电开关非正常断开,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断电开关工作稳定性不太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断电开关,该断电开关工作稳定性较好,上盖不易松动或从基座脱落。
本发明的断电开关,包括:基座、可安装到基座上的上盖、至少两个安装在上盖上且相互电连接的导电芯轴、安装在基座上且相互绝缘的导电芯座和可转动地安装在上盖上的把手,导电芯座的数量与导电芯轴相同,各导电芯轴在所述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时分别与各导电芯座电接触,所述把手设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与第一卡合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卡合结构,所述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时,所述把手通过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的相卡合将上盖锁紧在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设有两个转轴部,所述把手设有两个分别与转轴部对应的转动孔,两个转轴部分别安装在两个转动孔中,转轴部与转动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把手上的两个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包括从基座上伸出的两个支柱,每个支柱的伸出端设有一个第三突起部;当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时,把手可转动到使两个第三突起部分别卡入两个第二凹陷部中的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导电芯座设有一个用来容置导电芯轴的容置孔,各导电芯轴在所述上盖安装到基座上时分别插入到各容置孔中并与容置孔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底壁和U形侧壁,两个转轴部设置在U形侧壁的外表面上;把手成U形,包括一个横臂和位于横臂两端的两个侧臂,所述两个第二凹陷部分别设置在两个侧臂上,所述第一卡合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侧臂上的两个定位部,每个侧臂的定位部位于侧臂的远离横臂的端部,第二凹陷部位于定位部与横臂之间,转动孔位于第二凹陷部与定位部之间;所述第二卡合结构还包括在基座上形成的两个抵靠板部,当两个第三突起部分别卡入两个第二凹陷部中时,两个定位部分别与两个抵靠板部的背向导电芯轴插入方向的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陷部在与侧臂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三突起部为与第二凹陷部的形状适配的三角形突起。
进一步地,基座包括成平板状的基板部和从基板部向基板部的两边伸出的阶梯圆筒部,阶梯圆筒部为两个且它们平行设置,两个导电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阶梯圆筒部中;基板部上形成有一个与U形侧壁相适配的连续闭合壁,当上盖安装在基座上时,U形侧壁位于连续闭合壁之内且它们相互配合,两个支柱形成在基板部的与连续闭合壁相同的表面上,两个支柱位于连续闭合壁之外,在基板部的与连续闭合壁相同的表面上还形成有两个第二侧壁,两个第二侧壁位于连续闭合壁和两个支柱之外,两个第二侧壁通过两个连接板分别与连续闭合壁相连,每个连接板与对应的第二侧壁交接处形成一个抵靠板部。
进一步地,所述断电开关还包括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固定安装在连续闭合壁的外表面上,且把手位于与导电芯轴的插入方向垂直的位置时,定位部挤压微动开关的触片并使微动开关动作。
进一步地,U形侧壁的外表面包括一个弧形面和两个与弧形面相连的平面,两个转轴部同轴设置且它们分别位于两个平面上,每个平面上还设有向U形侧壁外突出的一个防转部、第四突起部和第五突起部,防转部和第四突起部比转轴部距离底壁更远,防转部和第四突起部比第五突起部离底壁更远,转轴部比防转部离弧形面更远,第五突起部比转轴部距离弧形面更远;每个侧臂的端部还设有一个第一凹缺部和第二凹缺部,第一凹缺部和第二凹缺部位于侧臂的面向把手内部的表面上;当把手位于与上盖的底壁垂直的位置时,两个防转部分别与两个侧臂接触,且第四突起部位于第一凹缺部中;当把手位于与导电芯轴的插入方向垂直的位置时,两个防转部再次分别与两个侧臂接触,且第五突起部位于第二凹缺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突起部和第五突起部为锥形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芯轴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1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