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围护肋板换撑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0902.0 | 申请日: | 201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谷志旺;邱锡宏;张铭;黄轶;顾靖;陈国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围护 肋板换撑 方法 | ||
1.一种基坑围护肋板换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施工围护墙体,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开挖基坑内土体到设计指定深度,然后再将所述围护墙体的内侧钢筋与水平设置在所述基坑内部的一内支撑系统的钢筋相连接,接着进行该内支撑系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内支撑系统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层土体开挖,依次类推,直至开挖到基坑设计标高;
2)再施工混凝土基础底板,其包括:所述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待该垫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垫层上绑扎钢筋,完成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浇筑施工;
3)其次进行混凝土梯形肋板的施工,其包括:计算混凝土梯形肋板沿围护墙体纵向的间隔距离及标识每道混凝土梯形肋板的施工位置;再将混凝土梯形肋板上绑扎的钢筋与所述围护墙体中剥离出来的钢筋以及在所述底板上的植筋相连接形成整体;同时在肋板上部预留插筋,以便肋板上方混凝土围檩施工;最后进行混凝土梯形肋板的浇捣施工;
4)最后进行所述肋板上方水平围檩施工,该围檩将所有肋板连接起来,形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体包括垂直设计并紧密连接的钻孔灌注桩、水泥土搅拌桩,该钻孔灌注桩上部通过支撑围檩与所述内支撑系统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混凝土底板的浇筑过程中,同时完成基础底板与周边围护墙体之间的换撑带施工,一般为300mm厚的混凝土板,板下用粗砂回填夯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梯形肋板沿围护墙体纵向的间隔距离通过土体侧压力形成的水平力来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混凝土梯形肋板的浇捣施工采用一次浇捣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09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