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解苯胺菌株3#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0858.3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丽;罗泽娇;靳孟贵;梁杏;廉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苯胺 菌株 sup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苯胺微生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苯胺是最简单的一级芳香胺,也是最典型的芳香族化合物。在橡胶、除草剂、染料,医药、有机树脂、油漆、香水、制革、石油加工、塑料等化工行业广泛被采用的原材料,是一种“三致”物质,1989年已被中国列为“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物质之一。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剧,全球对苯胺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据资料显示,2003年全球苯胺的消费量约为2900kt,全世界以各种形式排入环境中的废弃苯胺约为30kt。而苯胺废水的生物方法以其运行成本低利于管理而广泛推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可处理含高浓度苯胺废水的降解苯胺菌株3#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降解苯胺菌株3#,为绿脓杆菌3#(Pseudomonas aeruginosa)CCTCCNO:M2010304,已于2010年11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号:CCTCC NO:M2010304。
降解苯胺菌株3#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应用为绿脓杆菌3#(Pseudomonas aeruginosa)CCTCC NO:M2010304应用于含高浓度苯胺废水的处理中。
所述的绿脓杆菌3#(Pseudomonas aeruginosa)CCTCC NO:M2010304应用于含高浓度苯胺废水的处理方法为: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绿脓杆菌3#(Pseudomonas aeruginosa)CCTCCNO:M2010304的单菌落,接种于20mL生长培养基中,25~35℃、150rpm、pH为6.0~7.5的条件下摇床振荡3~4天,得到降解活性较强的菌浊液;按菌浊液:含高浓度苯胺废水的体积比为1∶100,取菌浊液接种于含高浓度苯胺废水中,25~35℃恒温培养,pH值为6.0~7.5,反应60-72小时。
固体培养基:牛肉膏0.3g、蛋白胨1.0g、氯化钠0.5g、琼脂2g、自来水100mL、pH7.0-7.2。
生长培养基:磷酸氢二钾5.17g/L,磷酸二氢钾1.70g/L,硫酸铵2.63g/L,pH值7.0~7.2,Fe2+、Mg2+、Mn2+、Ca2+痕量,苯胺2000mg/L。
所述含高浓度苯胺废水是指含苯胺的浓度为1800-2200mg/L的废水。
本发明是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脱水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在高浓度的苯胺废水中具有一定的生长能力的新菌株。并对其降解苯胺的能力及影响其活性的因素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高浓度的苯胺废水(即含高浓度苯胺废水)中,可利用苯胺作为唯一的碳源、氮源、能源,以1800-2200mg/L的苯胺溶液(即苯胺废水)为例,该菌株在72h内将其(苯胺)降解85%以上,说明该菌株可处理含高浓度苯胺废水。
本发明获得的新菌株即可在高浓度的含苯胺废液中生存,也可将苯胺作为唯一的碳氮能源加以降解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降解苯胺菌株3#的PCR产物琼脂糖电泳图;
图2是降解苯胺菌株3#在苯胺初始浓度不同条件下,对苯胺的降解效率图;
图3是降解苯胺菌株3#在培养液pH值不同条件下,对苯胺的降解效率图;
图4是降解苯胺菌株3#在培养温度不同条件下,对苯胺的降解效率图;
图5是降解苯胺菌株3#在不同氮源供给条件下,对苯胺的降解能力特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一株降解苯胺菌株3#的筛选方法:
(1)培养基
1)固体培养基:牛肉膏0.3g、蛋白胨1.0g、氯化钠0.5g、琼脂2g、自来水100mL、pH7.0-7.2。
2)普通营养培养基: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 10g、自来水1000mL、pH7.0-7.2。
3)驯化培养基:牛肉膏5g/L,蛋白胨10g/L,氯化钠5g/L,苯胺浓度逐渐增加至2.5g/L,营养成分逐渐减少,pH值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0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100>N<SUP>-</SUP>/N<SUP>+</SUP>/P<SUP>+</SUP>网状埋层扩散抛光片
- 零50电力L<SUP>2</SUP>C<SUP>2</SUP>专用接口<SUP></SUP>
- 高保真打印输出L<SUP>*</SUP>a<SUP>*</SUP>b<SUP>*</SUP>图像的方法
- 在硅晶片上制备n<sup>+</sup>pp<sup>+</sup>型或p<sup>+</sup>nn<sup>+</sup>型结构的方法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182</sup>Hf/<sup>180</sup>Hf的测定方法
- 五环[5.4.0.0<sup>2</sup>,<sup>6</sup>.0<sup>3</sup>,<sup>10</sup>.0<sup>5</sup>,<sup>9</sup>]十一烷二聚体的合成方法
- 含烟包装袋中Li<sup>+</sup>、Na<sup>+</sup>、NH<sub>4</sub><sup>+</sup>、K<sup>+</sup>、Mg<sup>2+</sup>、Ca<sup>2+</sup>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
- <base:Su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