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卷膜和硬涂层形成用固化性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0585.2 | 申请日: | 2010-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稻见甫;杉本雅信;篠原宣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D175/16 | 分类号: | C09D175/16;C09D133/14;C09D7/12;B32B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左嘉勋;顾晋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涂层 形成 层积 固化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等被转印物上形成硬涂层形成层以保护表面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和硬涂层形成用固化性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前,为了保护各种塑料制品的表面,在外装上设置硬涂层。
此处,对于硬涂层,以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制品的用途等为起因,大多数情况下要求耐擦伤性,所以要求硬度高的表面保护性能。
以往,大多数情况是,利用浸渍法等在塑料制品的表面涂布液态的硬涂层材料后,通过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等方法将该硬涂层材料固化,形成保护膜层。并且,也使用在将塑料制品成型后,从转印膜转印硬涂层形成层(是指由用于形成固化层即硬涂层的未固化或半固化状态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层。在本说明书中以下相同)的方法等(专利文献1)。近年来,在注射成型塑料制品时同时形成硬涂层的模内转印、模内成型等技术正在得到普及(专利文献2~4)。
模内转印(也称为模内装饰(In-Mold Decoration)或IMD)是指将塑料膜上形成有硬涂层形成层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保持在注射成型用模具的内部,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将硬涂层形成层与塑料成型品粘接,然后通过剥离塑料膜将硬涂层形成层转印在成型品表面的技术。所转印的硬涂层形成层其后固化,形成硬涂层。
模内成型(也称为模内镶嵌(In-Mold Lamination)或IML)是指将塑料膜上形成有硬涂层形成层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保持在注射成型用模具的内部,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将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熔敷(层积)于塑料成型品上的技术。此时,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介由其塑料膜熔敷于塑料成型品上。硬涂层形成层其后固化,形成硬涂层。
此处,本说明书中,塑料制品成型后用于转印硬涂层形成层的转印膜和用于IMD、IML等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全都包含在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中。
为了使硬涂层形成层稳定地保持在塑料膜上,用于IMD和IML的现有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需要为半固化状态,其固化度难以控制而固化不充分时,会成为转印片材发生粘附的原因,相反,过度固化时,得不到与转印的物品的密合性,易于发生剥离(专利文献2、3)。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加热而发生半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材料,但由于热固化时材料失去柔软性,所以在向曲率大的部件转印时会成为产生裂纹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623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009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58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37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性低(即,表面的发粘少)且透明性、耐擦伤性优异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成分组成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能够达成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1]~[7]的方案。
[1]一种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其是在塑料膜的至少一面直接或介由其他层形成有硬涂层形成层的层积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硬涂层形成层的全体设为100质量%时,所述硬涂层形成层含有:10~90质量%(A)分子内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200,000、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的化合物;5~80质量%(B)具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二氧化硅颗粒;和0.1~10质量%(C)光聚合引发剂。
[2]如上述[1]所述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其中,所述(A)成分含有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各自独立地为具有3~6个(甲基)丙烯酰基的1价有机基团,R2各自独立地为具有环状结构的2价有机基团,R3各自独立地为具有或不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为2~6的烃基,n为3~20的整数。)
[3]如上述[1]所述的硬涂层形成用层积膜,其中,所述(A)成分含有下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0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