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太阳能/油路供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0101.4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太阳能 油路 供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太阳能/油路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部分城市现有的住宅供暖系统除了热电厂、发电厂等采用余热供暖以外,主要还是采用煤这种非再生资源进行供暖。在非再生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这种供暖方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消耗过快等诸多不利影响。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采用太阳能作为供暖方式已成为现在暖通领域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但受光照的限制,太阳光供暖系统只能在白天有效,当夜间温度降至很低时,供暖系统还主要是以市电为主要,这又势必增加市电资源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太阳能/油路供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太阳能/油路供暖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的太阳能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侧部对称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主水箱,左侧开有进水口并通过管道与主水箱右侧出水口连接的辅助水箱,和设置于辅助水箱中用于隔绝水和油的隔板;所述连接辅助水箱和主水箱右侧出水口的管道中部设置有连通阀门;所述主水箱下部开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主水箱下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L形供水管道和一个与所述出水口相通的竖向出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中部设置有供水阀门;所述隔板与辅助水箱左侧进水口之间开有出水口,L形辅助出水管道通过所述出水口与辅助水箱相通,所述辅助水箱底部开有通孔,L形油管路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油管路端部与散热器连通;所述出水管道和辅助出水管道分别与横向管道相通,所述管道与散热器一侧连通,散热器另一侧开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出水阀门一,所述管道上位于出水管道左侧和辅助出水管道右侧分别设置有出水阀门二和供暖阀门。
上述的室内太阳能/油路供暖装置,所述油管路中部安装有加热器一。
上述的室内太阳能/油路供暖装置,所述主水箱底部安装有加热器二。
上述的室内太阳能/油路供暖装置,所述连通阀门为绝热阀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具有清洁、干净、热效率高、功能全、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在给室内用户供暖、保证室内温度的同时,也给室内用户提供了所需的使用热水。
2、本发明设计合理,在室外阳光充裕时,利用太阳能加热主水箱和辅助水箱中水温的同时,提高了油管路中的油温,在为室内提供热能的同时提供所需的生活热水。
3、当用户仅使用热水而不需要供暖装置时,打开供水阀门,自来水顺供水管道流入主水箱中,同时关闭主水箱和辅助水箱之间的连通阀门和供暖阀门,主水箱中水在太阳能集热管的作用下升温以供用户使用。由于连通阀门和供暖阀门都是由隔热良好的材料所组成,因此该回路在不提高室内温度的前提下保证用户所需热水。
4、本发明采用的油管路主要是吸收辅助水箱中热水温度以提高自身温度。由于油储热量大,但预热时间长,因此在白天,油主要作用是吸收热量、存储热量,同时抑制太阳能水暖散热速度,避免白天室内温度升的过高,在夜间温度降低时,油管路开始释放热能,弥补了太阳能水暖在夜间无法使用的缺陷。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太阳能集热器; 2-太阳能出水管道; 3-主水箱;
4-辅助水箱; 4-1-进水口; 5-连通阀门;
6-供水阀门; 7-供水管道; 8-出水阀门一;
9-出水管道; 10-辅助出水管道; 11-供暖阀门;
12-加热器一; 13-油管路; 14-散热器;
15-隔板; 16-加热器二; 17-管道;
18-出水阀门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0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