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的有机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69190.0 申请日: 2010-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2070659A 公开(公告)日: 2011-05-25
发明(设计)人: 刘欣;王莉;王学涛;顾文;邓秀君;曾凌飞;张明;杨琳燕;廖圣云 申请(专利权)人: 南开大学
主分类号: C07F3/06 分类号: C07F3/06;C09K11/06;H01L51/5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071 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配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锌的有机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是一种锌的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已经成为无机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功能配合物特点是具有新颖的结构,有趣的磁性及光学性质,所以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感应器件,气体储存,分子吸收以及分离,离子交换,催化,合成纳米金属粒子,聚合物定向聚合以及药物负载以及缓释。近来配合物荧光的研究成为热点,荧光在近几十年来应用日益广泛,在工业、农业、医药学、考古学、矿物学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工业上,常利用荧光进行各种金属制件的检疵。例如有人利用钙指示剂作荧光探针,测定钢铁中微量铝以控制产品质量。在农业上,荧光常被用于检查农副产品的纯度,鉴定种子的生活力,及早发现农副产品的败坏,判断果实成熟程度以及诊断农作物病虫害等,对农药进行分析检测也是一个较重要的方面。

物质分子、原子吸收光辐射被激发,再发射出与吸收波长相同或更长的的光,称为光致发光,最常见的为荧光和磷光,相对而言,荧光的研究更为深入,应用更为广泛。锌配合物往往具有良好荧光性质,且灵敏度高,是科学家们研究荧光探针的重点对象之一。当锌与存在大的芳香体系的配体形成配合物时更能增强配体的荧光强度及灵敏度,因此选择合适的配体是科学家们正在设法解决的难题。

锌配合物的荧光产生机理应该为金属锌离子微扰的配体的发光。大分子配合物的荧光较配体增强的原因是形成配合物后配体与锌离子配位使配体的刚性增强,从而大大减小了无辐射跃迁几率,而使得辐射跃迁几率得以显著提高,因此导致其荧光强度大大增加,具有较强的荧光强度锌配合物的配体应该是一个很好的π电子体系,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Hptim与锌的配合物其荧光强度可能强于配体Hptim自身的荧光强度,因其自身特性:(1)存在电子共轭体系和强的π→π吸收跃迁,可表现出丰富的电子转移行为;(2)含有五个可以参与配位的氮原子,可以用来设计合成结构新颖多样的锌的配合物,拓宽研究领域和功能材料筛选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锌的有机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新的发光材料,当选择能量传递效率高的2,4,5-三吡啶咪唑(Hptim)为主配体,分别以邻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使用溶剂热的合成方法,得到了锌的有机配合物。它在二甲亚砜和N,N-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对Ni2+和K+有优良的选择识别性,是Ni2+和K+的荧光探针。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

本发明提供的锌的有机配合物的化学式为Zn2M2N2·4H2O,其中M=2,4,5-三吡啶咪唑,N=邻苯二甲酸阴离子。

所述的配合物的空间群为P-1,单包参数为a=10.412(2)b=10.880(2)c=24.174(5)α=94.71(3)°,β=96.19(3)°,γ=111.87(3)°,Z=2,单胞体积V=2504.3(9)

所述的锌的有机配合物的结构为:

锌离子采取四面体配位模式,锌离子分别与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配位,其中两个氧原子来自于两个邻苯二甲酸阴离子,两个氮原子来自于两个2,4,5-三吡啶咪唑配体;Zn-N键键长分别为2.026(3)2.041(3)Zn-O键键长分别为1.928(3)1.946(3)两个邻苯二甲酸分别利用其两个羧基桥连两个相邻的锌离子构筑一个双核锌单元,双核单元中Zn-Zn的距离为4.3121(15)(3)2,4,5-三吡啶咪唑作为二齿配体,连接了相邻的两个双核锌单元,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由2,4,5-三吡啶咪唑连接的的两个锌离子的距离为9.4063(32)

所述的锌的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140℃温度下,Zn(NO3)2·6H2O,2,4,5-三吡啶咪唑(Hptim)和邻苯二甲酸氢钾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中反应四天,自然冷却至室温,小心收集晶体。

所述的Zn(NO3)2·6H2O,Hptim和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比为2∶1∶2。

所述的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5∶3。

所述的锌的有机配合物的应用在于它可以用于制造发光器件。同时可以用作为Ni2+和K+的荧光探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9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