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复合改性沥青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8940.2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7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栾海;纪青山;张洋;栾瑞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海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2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复合 改性沥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交通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网的建成,交通量有了较大的增加,由于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和客货周转量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重载、超载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一些较为重要的国道主干线的交通组成中重载车的比例较大,而且超载现象非常严重,同时受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沥青路面过早地出现车辙、拥包、坑槽等早期损坏。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行车舒适性,而且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导致路面服务功能下降,影响正常运营,增加了养护费用的投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危害人的生命安全。重载、超载作用下全国高等级公路出现早期车辙损坏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东北某高速公路于2000年建成通车,工程总投资120多亿元,使用设计年限为15年,仅仅过了3年,全线多处出现明显的车辙,车辙凹陷深度最大的达13厘米,由于大规模重载超载运输,这些路段不得不提前12年进入大修,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京珠某段路线全长109.93公里,投资56.6亿元,于2003年4月建成通车。通车不久,就出现严重车辙。最深处达80mm,平均20~30mm。2003年以来,北京由于重载作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7.6亿,而且重载超载现象使公路提前进入大修期,公路维护成本大大增加,影响了通行效率,而且部分路段车辙深度达14cm,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根据实际调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重载、超载车的作用。通过对部分高速公路的病害现场调查数据分析,路面的早期损坏主要以车辙和网裂(龟裂)为主,车辙是路面结构各层永久变形的累积,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不仅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使用性能、行车舒适性,而且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解决路面早期损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防止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受季节性冰冻的影响,使沥青路面产生低温抗裂,路面结构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年限,并出现早期损坏,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是荷载、降水和气温的综合作用。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每年冬季有一次大冻融循环期(-20℃以上),此期间从入冬到开春要有十几次水的反复冻融循环,虽然温度不低,累计作用却很大。研究人员对华北地区已建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横向裂缝观测表明,重交沥青面层、改性沥青面层和改性沥青SMA面层通车3年后的裂缝数量,每公里长路段,裂缝少者约30-40条,多数为40-50条。东北某高速公路采用两层SBS改性沥青,通车第一年每公里裂缝就达到30-40条,可见季节性冰冻地区就更为严重了。
已有研究表明,路面裂缝的存在使路面的结构强度损失1/3以上,裂缝的养护费用在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中占有较大比例;裂缝的减少将大大节约中、小修保养费用。如能有效减少或防止裂缝的发生,避免了雨水的下渗,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长达5年以上,同时将使路面的结构寿命得以延长。使路面大、中修周期增长,节约养护费用。
为使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耐久,减少路面的早期损坏,除路面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使路面不会产生结构性破坏外,还必须解决沥青混凝土面层本身可能产生的一些早期破坏,特别是表面层严重辙槽、早期水破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产生严重低温裂缝、沥青混凝土层产生疲劳开裂。因此,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要强,使沥青混凝土层能承受重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不易产生严重的辙槽;同时还要减少严重温度裂缝和增长沥青混凝土层的疲劳寿命。
沥青混合料主要由矿料和沥青两大类材料组成。试验证明,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沥青的质量、矿料类型和质量、矿料级配组成,沥青是沥青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沥青混凝土物理-化学性质的最关键因素。
在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为了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采用各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做面层,即在沥青中掺入改性剂。所用的改性剂类型有多种,如炭黑、高钙粉煤灰等微填料类改性剂,聚脂纤维、石棉纤维等纤维类改性剂,树脂、橡胶等高聚合物类改性剂和硫磷类改性剂等。当然这些改性剂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条件,有些可以改善其流变性,如高聚合物类改性剂和微填料类改性剂,适用于高低温相关悬殊的地区;有些可以增加抗拉强度,如纤维类改性剂,适用于低温干燥地区。上述所有这些改性剂都是人工按比例掺配的,有些有毒害作用,例如聚乙烯纤维、石棉纤维等,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当然对环境的保护也不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海,未经栾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8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灰分发动机油金属清净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隔热结构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