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视门禁系统投放广告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8357.1 | 申请日: | 201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波;赵仕才;杨芳;金启明;龚洪彦;于国福;王宏礼;程智俊;王菁宇;陈丽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门禁 系统 投放 广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的技术,特别涉及门禁可视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门禁可视对讲机已经成为现代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化建筑的重要标志,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符合当今住宅的安全和通讯需求,为住户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大厦生活,距今为止,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早期购房者对小区的配套系统要求并不高,房地产业竞争并不激烈,因此,可视对讲系统的发展脚步缓慢,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火爆发展以及“智能小区”概念的不断推广,门禁可视对讲系统不仅逐渐成为小区智能建设的必备系统之一,而且成为房地产开发商提升楼盘智能化品质、获取丰厚回报的主要卖点,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现在正在迅速普及,目前可视门禁系统一般包括中心管理机、各室外机及各室内机,室外机上具备摄像头、显示屏、音频采集装置、扬声器及输入装置,室内机上至少具备显示屏、音频采集装置、扬声器及输入装置。而另一方面,公寓内的广告成为了新的增长点,现在广告的投放模式还是依靠粘贴平面广告或放置显示屏,但是做不到在用户经过广告显示屏或平面广告的短暂时间内有效的使用户关注广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小区中广告不易被用户关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视门禁系统投放广告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视门禁系统投放广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可视对讲中心管理机系统将广告数据分类并下发给各室外机;
b.各室外机保存广告数据;
c.当用户接近或使用室外机时,室外机播放存储的广告数据。
具体的,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可视对讲中心管理机系统将广告数据按照对象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并下发给各室外机;
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当用户接近或使用室外机时,室外机利用摄像头抓拍用户头像并将该抓拍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室外机的图像识别模块;
c2.图像识别模块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判断该用户的对象类型;
c3.室外机根据存储的该对象类型的广告进行播放。
进一步的,步骤a1所述对象类型包括老人、年青女性、年青男性、中年女性、中年男性及小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可视门禁系统投放广告的方法,可以在用户接近或使用门禁可视对讲系统时播放广告,有效的使用户关注广告,提升用户的注意力,且按照用户对象类型的不同将广告进行分类,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判断用户的对象类型再播放相应的广告,更能在有限的广告播放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且并不增加原来的可视门禁系统的成本,相对于以前需要张贴平面广告或布置广告机来说,还节省了相应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可视门禁系统投放广告的方法为:首先可视对讲中心管理机系统将广告数据分类并下发给各室外机,然后各室外机接收并保存广告数据,当用户接近或使用室外机时,室外机播放存储的广告数据,可以提升用户的注意力,有效的使用户关注广告。
实施例
本例还将广告数据按照对象类型进行分类,对象类型包括老人、年青女性、年青男性、中年女性、中年男性及小孩等。
首先可视对讲中心管理机系统将广告数据按照对象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并下发给各室外机,如适合老人的广告数据、适合老人的广告数据、适合年青女性的广告数据、适合年青男性的广告数据、适合中年女性的广告数据、适合中年男性的广告数据及适合小孩的广告数据等,然后各室外机接收并保存这些广告数据,当用户接近或使用室外机时,室外机利用摄像头抓拍用户头像并将该抓拍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室外机的图像识别模块,然后图像识别模块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判断该用户的对象类型,室外机再根据存储的该对象类型的广告进行播放,达到针对不同对象类型播放其感兴趣的广告数据的效果,且由于是在用户接近或使用室外机时播放广告,可以提升用户的注意力,有效的使用户关注广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8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