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活性粒子在气体中形成羟基自由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7135.8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白敏菂;白敏冬;张芝涛;冷宏;毛首蕾;王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9/015 | 分类号: | A61L9/015;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粒子 气体 形成 羟基 自由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电离放电、等离子体化学和环境工程应用技术领域,涉及气体中氧活性粒子形成羟基自由基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中存在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化学污染物是指芳香族化合物(甲苯、二甲苯、对二氯苯等),有机卤化物(四氯乙烯、氯甲烷等);醇类(甲醇、乙醇、氯代乙醇等);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醛类(甲醛、乙醛等);酯类(乙酸乙酯);醚类(甲基醚、乙醚、丙醚、基醚、丙基醚);有机卤化物(氯丹、对二氯苯、七氯等)。生物性污染物是指细菌、霉菌、链球菌、咾肺军团菌和尘螨等,以及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无机污染物。通常采用吸附、光催化、负离子、臭氧等净化方法。这些方法中有效、可行的方法是臭氧净化方法。由于臭氧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是有选择性分解、氧化污染物,只能处理气相中部分污染物;它与污染物反应速率常数仅为10-1L/mol·s~102L/mol·s,臭氧在气相中杀灭曲霉菌时间达到100min左右,可见,现有气体净化技术中最有效是臭氧气体净化技术,但是该技术尚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氧化还原电位仅为2.07V;反应速率常数太低,仅为10-1L/mol·s~102L/mol·s,比羟基自由基·OH要低7个数量级,所以说臭氧是有选择地氧化分解污染物以及有选择杀灭微生物;反应速率常数低,反应时间高达20min~100min,可见臭氧气体净化方法难以满足当前气体净化需要。
目前的气体净化方法存在问题:
1)对气体中污染物有选择性的净化。即是一种气体净化方法治理一种或几种污染物,常常是采用几种空气净化方法协同作用来实现气体净化目的;
2)现有气体净化技术的反应速率常数很低,气体净化反应时间长达20min~100min,难以实现在线快速气体净化;
3)现有气体净化设备体积庞大,一次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4)需要外加催化剂、吸收剂、氧化还原剂等,以便增加反应速率和提高选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气态中形成羟基自由基方法不足之处,提供气体中氧活性粒子形成羟基自由基方法。此发明是把高浓度小流量的氧活性粒子〔O2+、O3、O(1D)、O(3P)等〕注入管道或容器中,氧活性粒子中O2+与气体中水反应生成高初始反应速率常数2.2×106L/mol·s的过氧羟基离子HO2-引发剂,氧活性粒子与HO2-进行等离子体反应生成以·OH为主的活性粒子基团,氧化分解气体中有机污染物以及致死、灭活微小生物、细菌以及病毒。由于其反应速率常数高达107L/mol·s~1010L/mol·s,可在1ms~10s内氧化分解气体中有机污染物;致死、灭活微小有害生物及病毒,实现了快速无选择消除气体污染物;羟基自由基·OH氧化电位高达2.80V,几乎与氟(2.87V)相当,将无选择性消除气体中化学和生物污染,最终分解成CO2、H2O和微量无机盐。符合绿色化学12原则,并达到高级氧化技术要求,本发明实现了不用氧化剂、催化剂和还原剂,不产生任何再污染的副产品,不对环境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的气体绿色、快速净化新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是把氧活性粒子产生器2制取的O2+、O3、O(1D)、O(3P)等氧活性粒子6注入气道8或反应器10,其中O2+等与气体中水分子发生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生成过氧羟基离子引发剂HO2-,氧活性粒子在引发剂HO2-作用下形成羟基自由基·OH,其方案如图1、2、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7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电压表
- 下一篇:基于智能调理单元的电子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