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费终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6710.2 | 申请日: | 201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邓青;王继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0 | 分类号: | H04W12/00;H04W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王正茂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识别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数据业务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吸费终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和各类数据业务的普及,一些终端厂商,如没有认证的山寨手机厂商,和数据及信息业务服务提供商(SP)生产内置有吸费陷阱的手机,用户在使用这些手机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手机内置程序产生对SP业务的订购和访问,从而非法获取用户的信息费,增加了用户的损失,并且造成用户对运营商的不满和投诉。
运营商对订购SP业务增加了二次确认,即用户订购SP业务后由运营商向用户发送二次确认短信,由用户回复短信中确认码后方可进行订购。但是现有的吸费手机可以自动识别并提取确认码后进行回复,甚至对用户隐藏此类信息,使得此项举措也不能完全避免终端非法吸费行为。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避免终端非法吸费的方式主要对用户订购SP业务进行短信确认,以及由运营商发起的二次确认,但这些方式都无法完全避免在用户不知情或不参与的情况下对业务的订购。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发现和监控这种内置消费陷阱的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吸费终端识别方法,以实现尽早识别出吸费终端。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出一种吸费终端识别装置,以实现识别吸费终端。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出一种吸费终端识别系统,以实现识别吸费终端。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费终端识别方法,包括:监控终端访问方式;分析终端的访问方式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吸费终端。
分析终端的访问方式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方式一、分析终端向SP号码发送信息的特点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
方式二、分析终端订购SP业务的特点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
方式三、分析终端通过GPRS访问SP业务的特点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
其中,当采用方式一时,分析终端的访问方式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可以包括:终端向业务服务提供商SP发送短信或彩信的时间具有规律性,和/或终端发送数量平均,则判断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
终端向业务服务提供商SP发送短信或彩信的时间具有规律性可以包括:固定时间/时间段向相同的SP号码发送短信/彩信;和/或发送短信/彩信的时间为上次发送时间与固定偏移量之和;和/或设定时间段内发送固定数量的短信/彩信。
当采用方式二时,分析终端的访问方式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还可以包括:该终端订购SP业务的比例大于其他类型终端订购的比例,和/或者终端订购时间和激活时间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终端订购SP业务的二次确认时间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
当采用方式三时,分析终端的访问方式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还可以包括:终端通过GPRS访问SP业务的不同内容时间间隔小于第三预设值,或者预设时间内访问同一计费资源的次数大于第四预设值。
优选地,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吸费终端之后还可以包括:确认识别结果为吸费终端的用户是否发起访问;如果用户没有发起访问,确认终端为吸费终端;如果用户发起访问,根据终端类型和/或访问方式对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进行优化。
还可以包括:根据用户投诉记录,提取吸费终端类型IMEI;根据用户投诉记录提取的吸费终端类型IMEI和/或根据访问方式特点确认的吸费终端类型IMEI,对用户进行预警。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费终端识别装置,包括:监控模块,用于监控终端访问方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终端的访问方式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吸费终端。该装置可以位于经营分析系统内。
分析模块可以包括:分析子模块,用于分析终端的访问方式是否具有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分析终端向SP号码发送信息的特点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分析终端订购SP业务的特点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分析终端通过GPRS访问SP业务的特点是否具有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识别子模块,用于根据吸费终端访问方式特点建立识别模型,识别模型包括以下任意组合:吸费终端向SP发送信息、订购SP业务、以及通过GPRS访问SP业务的访问方式特点模型。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优化子模块,用于根据确认为吸费终端的终端类型和/或访问方式对识别模型进行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