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浓缩室的电去离子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6567.7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明;金倩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离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无浓缩室的电去离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两张阳离子交换膜将离子交换树脂与阴、阳电极隔离;采取吸附与电再生交替操作;利用电流密度为250~500A/m2的强直流电促进水电离,产生大量OH-与H+离子;再利用所产生的OH-或H+离子对失效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使其转化为OH型或H型;在电再生的同时,借助离子交换树脂间隙中连续流动的水流,使得被再生下来的离子排出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一种无浓缩室的电去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端为上树脂截留板(4)、下端为下树脂截留板(15)、一侧为阳极室(6)和另一侧为阴极室(7)围成的树脂室内装满离子交换树脂(10),阳极室(6)从内至外依次放置阳离子交换膜(8)和网状阳极(9),阴极室(7)从内至外依次放置另一阳离子交换膜(8’)和网状阴极(11),网状阳极(9)和网状阴极(11)分别接直流电源(1),在阳极室(6)与阴极室(7)上端两侧分别开有电解液出口(5、5’),在阳极室(6)与阴极室(7)下端两侧分别开有电解液进口(14、14’),阳极室一侧的电解液出口(5)经电解液储槽(12)和电解液循环泵(13)与同侧的电解液进口(14)连接,阴极一侧的电解液出口(5’)经另一电解液储槽(12’)和另一电解液循环泵(13’)与同侧的电解液进口(14’)连接,上树脂截留板(4)接进水口(3),下树脂截留板(15)接出水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浓缩室的电去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10)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或均匀混合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浓缩室的电去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截留板均为布有0.2~0.3mm孔的截留板;或靠近离子交换树脂(10)一侧装有孔径为0.15~0.2mm过滤网的截留板,截留板的孔径为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5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铅、锌、铁的废盐酸处理方法
- 下一篇:线路板贴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