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6515.X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7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贵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0 | 分类号: | H01G9/00;H01G9/15;H01G9/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JP特开2008-192716号公报,公开了具有相互层叠的多个电容器元件的层叠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电容器元件具有:由具有阀功能的金属箔构成的阳极体、电介质层、和阴极体层。
为了提高电容器的制造效率,希望在多个阳极部的每一个上一并形成阴极部、即一并形成多个电容器元件。为了达成该目的,例如考虑以下方法。
首先,准备各自具有剩余部分的多个阳极部。通过利用连结部来连接各剩余部分,从而使多个阳极部一体化。在一体化后的多个阳极部的每一个上一并形成阴极部。通过切割各剩余部分,从而去除各剩余部分以及连结部。由此,得到多个电容器元件。
在该方法中,在进行剩余部分的切割、即针对阳极部的切断时,在阳极部以及阴极部之间的界面上易于产生应力。其结果,在该界面上产生损害,有时电解电容器的泄漏电流会变大。即有时电解电容器的可靠性会降低。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电解电容器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该电解电容器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元件;以及安装在各阳极部上的单片部,其中,各电容器元件具备阳极部、覆盖阳极部一部分的电介质被膜、和位于电介质被膜上的阴极部,该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工序。
在包括上述阳极部在内的多个阳极部的每一个上形成电介质被膜。并设置相互连接多个阳极部的连结部。在设置连结部的工序后,为了形成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元件在内的多个电容器元件,在电介质被膜上形成阴极部。在形成阴极部的工序后,为了相互分离多个电容器元件,从连结部切分出单片部。
根据本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用于相互分离多个电容器元件的切断不是针对阳极部,而是针对连结部进行的。因此,由于能够不在阳极部以及阴极部之间的界面上施加应力而相互分离多个电容器元件,所以能够抑制对上述界面的损害。由此,能够制造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电解电容器。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局面和优点,随着以下关于参照添加的附图来理解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的、设置了间隔部(spacer)的电容器元件的构成的正面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的、设置了间隔部的电容器元件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平面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第1比较例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平面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第1比较例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第2比较例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截面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构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固体电解电容器101具有:多个电容器元件EC、多个间隔部11S(单片部)、阳极端子9、阴极端子8、封装树脂7、以及导电性粘合剂6。各电容器元件EC具有阳极露出部XA和阴极露出部XC。阳极露出部XA的厚度(图中,纵方向的尺寸)比阴极露出部XC的厚度薄。
在各电容器元件EC上安装有间隔部11S。间隔部11S由导体形成,最好由铜或者铜系的材料形成。另外,间隔部11S最好具有0.2mm以上0.4mm以下的厚度、1mm以上2mm以下的长度(图中,横方向的尺寸)、以及与阳极露出部XA的宽度相同的宽度。此外,间隔部11S的长度配置为比阳极露出部XA的长度短,且与阴极露出部XC不接触。
多个电容器元件EC在厚度方向(图中,纵方向)上层叠。更详细地说,多个阳极露出部XA经由间隔部11S焊接而层叠,多个阴极露出部XC经由导电性粘合剂6粘合而层叠。此外,间隔部11S的厚度相比导电性粘合剂6的厚度大很多。
参照图2以及图3,各电容器元件EC具有:金属箔10(阳极部)、氧化被膜20(电介质被膜)、和阴极部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佐贺三洋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量分项计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任意频率下自适应功率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