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6357.8 | 申请日: | 201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优利科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B22D11/115;B22D2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贰群 |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铸锭 尚未 凝固 金属 流动 方法 | ||
1.一种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首先根据铸锭(2)横截面的大小及形状划分成两个以上区域,每个区域至少包括一段铸锭外部的边沿;
b、设定这些区域内金属熔液的流动路径,区域的各边界作为熔液流动的路径;相邻两区域共用边界上,熔液的流动方向一致,铸锭的同一边沿相邻两区域靠近铸锭边沿部分的熔液,熔液流动方向相反;各区域金属熔液的流动路径中的一段应当流经铸锭的中心部位;
c、在铸锭的凝固壳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铸锭内熔液尚未完全凝固的铸锭部位,围绕着铸锭外部的边沿安置由铁芯(1)和线圈(3)构成移动磁场产生装置,铁芯(1)和线圈(3)的数量及具体结构根据铸锭的品种、几何尺寸及铸锭形状确定;线圈(3)的布置及接线方式根据设定的流动路径确定;
d、给线圈(3)通入交流电流,使由铁芯(1)和线圈(3)组成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产生移动磁场,移动磁场使金属熔液产生流动;改变线圈组中电流的方向,即可改变移动磁场的方向,进而可改变金属熔液的流动方向;根据设定的熔液流动的路径设定移动磁场的方向,即可使铸锭内的尚未凝固的熔液按设定的路径流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铸锭(2)横截面的大小及形状划分成两个以上区域,区域划分方法为:圆锭划分成以圆锭中心为顶点的扇形区域或以直径为界线的两个半圆区域,圆锭可分成2n个区域,n=1,2,3…;相邻两边长度不相等的扁锭可以沿长边方向分成若干方形或矩形的区域;如果铸锭比较厚,即短边比较大,比如超过300mm,也可以在短边方向分成两个区域;方锭则可根据方锭的大小,沿一边或相邻两边划分,从而形成两个或四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铁芯(1)和线圈组(3)构成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安装位置为,在铸锭的外部,在铸锭的凝固壳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铸锭内熔液尚未完全凝固的铸锭部位;这个部位往往在铸锭的结晶器附近,因此由铁芯(1)和线圈(3)构成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也可以安装在铸锭的结晶器外面;如果结晶器带有冷却水箱,由铁芯(1)和线圈(3)构成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也可以安装在铸锭的结晶器的水箱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3)的绕组形式为克兰姆绕组或采用集中绕组等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流频率在0.3Hz~100Hz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为钢、铁、铝合金、钛合金或铜合金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优利科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优利科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3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量子阱结构、发光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封装件
- 下一篇:晶体管的版图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