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VMAN及其基因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66249.0 申请日: 2010-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2002465A 公开(公告)日: 2011-04-06
发明(设计)人: 张娟;吴迪;罗长财;汪云飞;陈丽芝;谢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N9/42;C12N15/56;C12N15/63;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81;C12R1/685
代理公司: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代理人: 高宇;杨小蓉
地址: 51906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酸性 甘露 聚糖 vman 及其 基因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及其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甘露聚糖是豆类、谷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植物半纤维素,是由β-1,4-D-甘露糖连接而成的线状多聚体,具有高吸水性。饲料中所含的甘露聚糖在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大量吸水,使食糜粘度增加,从而对胃肠的蠕动产生抵抗作用,直接影响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近年来,随着豆类产品(豆粕等)在饲料中的广泛应用,甘露聚糖的抗营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甘露聚糖的完全酶解需要β-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β-葡糖苷酶、半乳糖苷酶和脱乙酰酶的协同作用,其中β-甘露聚糖酶在饲料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目前,一般选用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作为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表达宿主。由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量较低,蛋白易形成包涵体,产业化生产困难。因此采用真核生物,如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等作为表达宿主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如双孢菇(Tang C M,et al..The cel4 gene of Agaricus bisporus eneodes a β-mannanase.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1,67(5):2298-2303.)、贻贝(Xu Bingze,Sellos D,Janson J C.Cloning and expression in Pichia pastoris of a blue mussel(Mytilus edulis)β-mannanase gene.Eur J Biochem,2002,269:1753.)、芽孢杆菌(谭秀华等.耐碱性甘露聚糖酶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微生物学报,2005,45(4):543-544.)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分别在毕赤酵母中得到成功表达,表达的酶活力分别为3.3U/ml、41.04U/ml、41.8U/ml。乔宇等将来自枯草芽抱杆菌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最高酶活可达1102IU/ml,表达量为1mg/mL(乔宇,陈小兵,丁宏标,岳明.甘露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7):52-56)。目前,真菌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只有棘孢曲霉(Christgau S,et al..Expression cloning,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eta-1,4-mannanase from Aspergillus aculeatus.Bioehem Mol Biol Int.1994,33(5):917-925)和里氏木酶(黄生平,汪昌丽,马立新.一种新型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甘露聚糖酶的表达.生物技术通讯,2007,18(2):220-223.)的基因序列在酿酒酵母中得到了表达,但酶活较低。总体上来说,目前所报道的β-甘露聚糖重组酶酶活普遍较低,酶解产物组成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因此筛选高比活酶基因,构建高效产酶微生物,进行基因改良,优化酶的性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Aspergillus niger,其保藏号为:CGMCC No.4235。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来源于上述菌株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重组菌株。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

本发明从土壤环境中筛选到一种天然菌株,黑曲霉AN070902(Aspergillus niger),该菌株于2010年10月20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其保藏编号是:CGMCC No.4235。

从上述菌株中分离得到一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VMAN,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MKFSSSLLAL DSLALANVST TLTKTSPAPS TSSSAASTSF PSTSGLQFTI

DGETGYFAGT     60

NSYWIGFLTD SADVDLVMGH LKSSGLKILR VWGFNDVTSQ PSSGTVWYQ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