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据标签执行对应程序的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6202.4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9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邱全成;蔡敏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据 标签 执行 对应 程序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序执行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依据标签执行对应程序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者界面(User Interface,UI),是计算机软硬件与使用者之间进行资讯交换的媒介,凡参与人类与计算机的资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使用者界面。使用者界面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计算机软硬件以达成双向的互动,完成所希望借助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使用者和计算机软硬件之间一般用受限制的自然语言进行互动,但随着视窗操作系统的普及,目前的使用者界面大多是以图形使用者界面(Graphics User Interface,GUI)的方式呈现。
图形使用者界面使用图形的方式,帮助使用者方便地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启动操作,并将运行的结果以图形方式显示给用户。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省去了使用字符使用者界面的使用者必须记忆各种命令的麻烦。
然而,在一般的情况下,开发图形使用者界面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开发者需要为图形使用者界面中每一个被显示的图形物件或是被隐藏的逻辑物件撰写相对应的程序码,这将使得一个看起来简单的图形使用者界面会有着冗长的程序码,一旦软件运行的逻辑发生改变,逻辑物件便需要进行相对应的修改,例如图形使用者界面中的按键或连结被点击后需要显示的资料改变,则开发者便需要修改程序码并重新进行编译,这样使得图形使用者界面的开发更加辛苦。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改变使用者界面的处理逻辑便需要重新编译使用者界面才能使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改变使用者界面的处理逻辑便需要重新编译使用者界面的问题,本发明于是提供一种依据标签执行对应程序的系统及其方法,其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依据标签执行对应程序的系统,至少包含:显示模块,用以依据预先定义的第一语法显示第一使用者界面,第一语法属于标记式语言(Markup Language);事件捕捉模块,用以捕捉于第一使用者界面中所产生的动作请求,动作请求至少包含动作类别及动作参数;动作处理模块,用以依据动作类别对动作参数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其中更包含:界面处理单元,用以于该动作类别属于界面切换类别时,依据动作参数载入对应的第二语法,使显示模块依据第二语法显示第二使用者界面;浏览器执行单元,用以于动作类别属于浏览器执行类别时,提供外部浏览器依据动作参数载入对应的网页;方法呼叫单元,用以于动作类别属于方法呼叫类别时,动态(dynamic)呼叫(call)名称与动作参数相同的物件方法(method)。
本发明所提供的依据标签执行对应程序的方法,其步骤至少包括:提供标记式语言的第一语法;依据第一语法显示第一使用者界面;捕捉于第一使用者界面中所产生的动作请求;当动作请求所包含的动作类别属于界面切换类别时,依据动作请求所包含的动作参数载入对应的第二语法,借以依据第二语法显示第二使用者界面;当动作类别属于浏览器执行类别时,提供外部浏览器依据动作参数载入对应的网页;当动作类别属于方法呼叫类别时,动态呼叫名称与动作参数相同的物件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依据标记式语法产生使用者界面后,捕捉于使用者界面中所产生的动作请求,并依据动作请求所包含的动作类别对动作请求所包含的动作参数进行对应的处理,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可以达成提高开发效率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的依据标签执行对应程序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的类别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的依据标签执行对应程序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的第一语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的方法呼叫单元的原始码。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0 显示模块 120 事件捕捉模块
130 动作处理模块 131 界面处理单元
132 浏览器执行单元 133 方法呼叫单元
220 物件 222 物件
260 物件 262 物件
400 第一语法 500 原始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输入装置及应用于该输入装置的警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