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馈稳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5840.4 | 申请日: | 201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宋宜;潘宣亦;王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5B37/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 稳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监控(monitor)电路,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的效率最佳化(efficiency optimization)与错误检测(fault detection)电路。
背景技术
鉴于发光二极管(LED)的诸多优点,例如体积小、反应时间短、消耗功率低、可靠度高、大量生产可行性高,因此发光二极管普遍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作为光源使用。例如,以发光二极管作为液晶显示器(LCD)的背光源,以取代传统的萤光灯管。
图1的示意图显示传统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其主要包含多发光二极管串(LED string)10、升压(boost)控制器14及升压功率级(boost power stage)电路16。
对于图1所示的传统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即使各发光二极管串10使用相同的电压源V--DC及相同数目的发光二极管100,然而,由于各发光二极管100之间无法完全匹配,因而使得各输入垫(input pad)11的电压不相同。为了减少发光二极管串10的功率消耗,因此在电路设计上,会馈入升压控制器14一预订的电压值,例如,1伏特电压,作为控制电压源VDC的基准,再以升压控制器14及升压功率级电路16的反馈电路设计来控制电压源VDC,使得输入垫11的电压能够稳定于该预定电压值1伏特。
然而,上述的设计无法达到所要求的精确度。因此,往往无法达到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的效率最佳化。此外,传统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缺乏一机制以监控发光二极管串10的失效(fault),例如发光二极管100的失效短路或开路。因此,当发生较严重的发光二极管100失效时,传统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的升压控制器14及升压功率级电路16更是无法达到发光二极管100的效率最佳化。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的效率最佳化与错误检测机制,以有效地监控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并提升其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一种反馈稳压电路,可适用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除了能够减小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的功率消耗外,还能监控其失效异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反馈稳压电路提供稳压于一多电压输出电路,其输出多个输出电压。反馈稳压电路包含电压控制单元及参考电压产生器。其中,电压控制单元耦接于这些输出电压,根据这些输出电压产生一第一电压并据以输出一电压控制信号。参考电压产生器耦接于电压控制单元,接收电压控制信号并藉以产生一参考电压,用于反馈至多电压输出电路。
附图说明
图1的示意图显示传统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
图2的示意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馈稳压电路。
图3显示了图2的模块至数字电压转换器(ADC)的细部电路图。
图4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低通滤波器的细部电路图。
图5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升压控制器以及升压功率级电路的细部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发光二极管串
100 发光二极管
11 输入垫
14 升压控制器
16 升压功率级电路
2 模块电路
20 多电压输出电路
21 模块至数字电压转换器(ADC)
210 多工器
212 模块至数字电压转换(ADC)单元
22 电压控制单元
220 逻辑单元
23 参考电压产生器
232 信号产生器
234 低通滤波器(LPF)
24 升压控制器
26 升压功率级电路
VDC 电压源
IS 电流源
R1/R2 分压电阻
RLPF 电阻
CLPF 电容
L 电感
C 电容
SW 切换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