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电源的栅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5837.2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段建华;刘娜;陈泽强;任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BCD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8 | 分类号: | H02M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开曼群岛乔***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栅极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的栅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以及电流大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充电器和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等场合。近年来,由于绿色电源概念的兴起,更加强调高转换效率和低待机功耗。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介绍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该图为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的电路图。
开关电源控制器103通过功率开关管101连接到变压器102的原边绕组C1。开关电源控制器103用于控制功率开关管101在每个开关周期内导通,将原边绕组C1的能量传递到副边绕组C2。开关电源控制器103通过控制功率开关管101的占空比或开关频率从而控制副边绕组C2上的输出电压。开关电源控制器103是通过控制功率开关管101的栅极电压来控制其导通或关断的,因此称为栅极驱动。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现有技术中的栅极驱动电路。
参见图2,该图为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电源的栅极驱动电路。
该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级上管202和下管203均采用高压厚栅的NMOS管。当开关电源控制器未完全启动前,功率开关管201的栅极通过初始信号置零。当输入信号为高脉冲时,下管控制模块控制下管203关闭,此时上管控制模块开启。非交迭模块待下管203完全关闭后,打开上管202,从而实现功率开关管201导通的功能。同时,箝位电路将上管202的栅极箝位在某一个固定电压,即功率开关管201的栅极也同样被箝位在该固定电压。当输入信号为低脉冲时,上管控制模块控制上管202关闭,同时,下管203控制模块开启,非交迭模块待上管202完全关闭后,打开下管203,从而实现功率开关管201关闭的功能。
之所以在设计驱动电路模块时,通常采用高压厚栅MOS管,最主要的优点是:高压厚栅MOS管可以直接用高压源(VCC)作为栅极的输出信号,这样有利于简化设计,减小设计时的复杂度。但是也有缺点:首先采用高压厚栅MOS管会因为其厚栅而导致单位MOS管驱动能力下降,原理上来说600A单位MOS管驱动能力只有200A单位MOS管驱动能力的三分之一,这样就必然导致了在要求相同驱动能力的条件下,高压厚栅驱动管的面积要大于高压薄栅驱动管的面积。其次、采用高压厚栅MOS管会使得整个芯片生产时多一块掩膜板和多一道流程。因此、从经济角度和市场角度上来看,高压厚栅MOS管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处于待更替的处境。
当然,若想采用高压薄栅MOS,其存在设计上的难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于高压薄栅上管的设计:在驱动电路中,驱动上管的电压源是高压Vcc(其最高电压通常在30V以上),而高压薄栅的栅源两端的击穿电压通常在7伏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驱动电路的时候要保证驱动上管的栅源两端电压必须要小于击穿电压。这就给设计电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的栅极驱动电路,能够增加驱动能力,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开关电源功率管的栅极连接,包括:
控制信号模块,产生脉冲控制信号;
源极与功率管的栅极连接的高压薄栅上管;
漏极与功率管的栅极连接的高压薄栅下管;
根据所述脉冲控制信号来控制高压薄栅上、下管开启和断开的上下管控制模块,且保证高压薄栅上管和高压薄栅下管不会同时导通;
电流源,是连接在上管控制模块的输出和高压薄栅上管的源极之间,在所述脉冲控制信号为正脉冲时,通过一钳位电路将高压薄栅上管的栅极和源极电压钳位在设定值;
第一开关,是设置在高压薄栅上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在所述脉冲控制信号为负脉冲且功率管的栅极电压大于零时闭合,以连通高压薄栅上管的栅极和源极。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模块是PWM控制器和PFM控制器中的一种,所述脉冲控制信号是PWM信号和PFM信号中的一种。所述设定值小于高压薄栅上管的击穿电压。所述上下管控制模块包括:控制高压薄栅上、下管分时导通的第四、第五开关、以及在第一开关关断时保证高压薄栅上管栅极电压为零的第六开关,其中,第四开关连接于电流源与高压薄栅上管栅极之间,当脉冲控制信号为高及高压薄栅下管关断时闭合;第五开关连接于高压薄栅下管栅极与内部电压电源之间,当功率管的栅极电压与高压薄栅上管栅极电压相等及脉冲控制信号为低时闭合;第六开关连接于高压薄栅上管栅极与地之间,当第一开关闭合且高压薄栅下管关断时闭合。所述高压薄栅上管和高压薄栅下管都未NMOS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CD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BCD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数转换电路
- 下一篇:光纤复合相线的光电分离器及使用该分离器的施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