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式脉冲式射频疗法微刺激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5828.3 | 申请日: | 201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启万;林木炼;吕学士;施文彬;温永锐;邱弘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一生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378;A61N1/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脉冲 射频 疗法 刺激 系统 | ||
1.一种用于治疗神经症状或疾病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用于供应电源的遥控充电器;以及
可植入脉冲射频微刺激器,包含:
低功耗微控制器用以藉由提供射频刺激模式控制射频刺激脉冲的操作参数;以及
至少一电极以产生低幅的脉冲射频刺激,其经由传输该电刺激模式的线路与该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神经症状或疾病选自由慢性疼痛、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肥胖、癫痫、忧郁症、失禁、性功能障碍、背痛、震颤、肌张力異常、四肢僵硬、帕金森氏症、肥胖、癫痫、忧郁症、大小便失禁所构成的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被置于所欲中枢或末稍神经系统上或附近组织,包括迷走神经、胃神经、运动神经、皮质组织、深层脑部、背根神经节或脊髓神经节或腰5脑神经的三叉神经节,或基底神经节、脑的海马回、小脑,或自律神经或末稍神经上或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射频刺激脉冲的操作参数包含射频刺激脉冲的工作周期、振幅和持续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功耗微控制器含有用于控制脉冲射频刺激的一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功耗微控制器被配置入一芯片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所需振幅低于20伏特,较佳为低于10伏特,更佳为+10至-10伏特,又更佳为从+5至-5伏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PRF波型为单相矩状脉冲形、双相脉冲形、正弦或三角脉冲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可为具有两支电极的形式,或一电极具有长回流路径之单极的构造,或具有短回流路径之多极电极,或具有多重控制电极的刺激模式或被延伸入一多电极数组以进行大面积或多点治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是双电极的形式,或具有多个接触电极的一引线形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藉由影像技术或非影像导引系统,或其组合被置于所欲的位置,较佳藉由荧光镜、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核磁共振显像仪(MRI)、全球定位系统(GPS)、磁场、内视镜导引目测被置于所欲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电源供应的遥控充电器是一近场感应偶合器、电磁感应偶合或共振感应偶合,或电容偶合,或光线或射频(RF)光谱充电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藉由一对偶合线圈被充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电源供应的遥控充电器是E类功率放大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外部控制器以接收、记录、处理、显示或传送一或多种功能或生理学指示器或电刺激参数的资料及/或被置于电极内用于测量一或多种电极周围组织或神经功能或生理学指示器数据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微控制器进一步包含一用于传送信号至外部控制器的发送器及/或一用于接收来自外部控制器之命令的接收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周围神经或组织的温度被测量及被传送至该外部控制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外部控制器,及被置于电极内用于测量和处理一或多种功能或生理学指示器数据的装置,以及用于传送信号至外部控制器的发送器及用于接收来自外部控制器之命令的接收器,其二者均被配置于该微控制器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可利用锚钉、生物胶、仿生胶(壁虎贴)、用于固定的生物材料或其它固定装置被固定至该神经或组织周围的组织例如肌肉、韧带、骨骼或软骨。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低功耗微处理器被配置于SoC芯片内,较佳该SoC芯片被固定于连接至弹性环形天线的一印刷电路板(PCB)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一生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一生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8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