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造汽车侧围的无缝连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5645.1 | 申请日: | 2010-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署玲;潘兴志;方乌糖;邵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2D2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造 汽车 无缝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改造车门周边边缘状态,实现汽车分体侧围和滑门转化为整体侧围的改造汽车侧围的无缝连接方法及其改造后的车身侧围。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侧围分左右侧围,左右侧围根据车型长短分为短侧围、长侧围;左右侧围根据左舵、右舵不同分为整体侧围和分体侧围;其中分体侧围需有滑门配置,滑门与分体侧围采用滑槽和滚轮等附件进行连接。根据法规要求,驾驶员侧不能开乘客门,即左舵车型:左侧围为整体侧围,右侧围为分体侧围和滑门构成;右舵车型:左侧围为分体侧围和左滑门构成,右侧围为整体侧围;每种侧围不能通用,必须采用不同的模具来生产,因此,模具成本高,改变车型的周期长,无法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的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解决将分体侧围构成转化为整体侧围的一种工艺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左舵车型转换成右舵车型左侧无整体侧围的困难,同时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侧围设计的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车型左、右舵车身的共用,利于车身标准化平台的建设。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改造汽车侧围的无缝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下料-拉延-切边冲孔的冲压工序步骤制作成滑门外板;(2)用不翻边的滑门外板与内板压合制成周边放大7~10mm的滑门总成;(3)将周边放大7~10mm的滑门总成与车门框通过焊接连接,形成整体侧围。(4)利用板料翻边工艺,侧围后滑槽部位进行结构件焊接,形成整体后侧围后部;(5)利用整体翻边工艺,将装配门处踏步位置进行结构件焊接,形成整体地板。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简单的方法实现了分体侧围的改变,无需投入工装重新设计制造整体侧围,设计改型风险小,大大节约模具成本,缩短更换车型的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改造前的汽车车身侧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改造后的汽车车身侧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是:1、滑门外板,2、滑门总成,3、,4、汽车侧围后滑槽部位,41、整体后侧围后部,5、装配门处踏步位置,51、整体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为改造前的汽车车身侧围,滑门外板1与车门框3、汽车侧围后滑槽部位4、装配门处踏步位置5的间隙为7~10mm。
参照图2,为改造后的汽车车身侧围,用下料-拉延-切边冲孔的冲压工序步骤制作成滑门外板1;再用不翻边的滑门外板1与内板压合制成周边放大10mm的滑门总成2;利用周边放大10mm的滑门总成2弥补原状态门的间隙,将滑门总成2与车门框3通过焊接连接,形成整体侧围,利用板料翻边工艺,将汽车侧围后滑槽部位4进行结构件焊接,形成整体后侧围后部41;并利用整体翻边工艺,将装配门处踏步位置5进行结构件焊接,形成整体地板5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方法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道检测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造汽车侧围的无缝连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