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5405.1 | 申请日: | 201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荣;王林海;黎冬华;张艳欣;危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芝麻 茎点枯病 枯萎病 病原菌 致病性 方法 | ||
1.一种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接种用菌株的培养:在含经过灭菌的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上接种菜豆壳球孢菌菌丝或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菌菌丝,密封黑暗培养至形成菌落,然后将其制得菌饼,备用;
(2)种子预处理:选用健康饱满的芝麻种子,灭菌备用;
(3)接种:在培养瓶中加入灭菌培养基,铺放无菌滤纸,添加无菌水,并赶出气泡,然后沿滤纸边缘均匀摆放步骤(2)中经过灭菌处理的芝麻无菌种子,再在滤纸中央接种步骤(1)培养制得的菌饼,密闭黑暗培养;
(4)致病性调查:调查培养瓶中各个发芽种子的发病情况,并根据发病程度将发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发病等级,该发病等级数值越大,发病程度越严重;
(5)致病性评价:计算每个菌株的致病指数,致病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该致病指数数值越大表明该病原菌的致病性越强:
致病指数=∑(发病等级×相应发病芽数)/总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在含经过灭菌的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上接种菜豆壳球孢菌菌丝或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菌菌丝,用Parafilm膜封口,然后于生化培养箱中28~30℃黑暗培养5~7d,所述PDA培养基的组成为:每升培养基中含200g去皮马铃薯滤液、葡萄糖15g、琼脂12g,所述PDA培养基的灭菌方式为高温高压灭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种子灭菌的方式为将种子置于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升汞水溶液中浸泡4~5min,并在期间摇晃数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基为2%琼脂(w/v),所述培养基的灭菌方式为高温高压灭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使用菜豆壳球孢菌时,步骤(3)所述的接种培养为28~30℃密封黑暗培养4~5d;步骤(1)使用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菌时,步骤(3)所述的接种培养为28~30℃密封黑暗培养8~1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在直径为60mm~70mm的培养瓶中,加入灭菌培养基,铺放无菌滤纸,添加无菌水,并赶出气泡,然后沿滤纸边缘均匀摆放20~30枚步骤(2)中经过灭菌处理的无菌芝麻种子,再在滤纸中央接种直径为0.5cm~1cm的步骤(1)培养得到的菌饼,密闭黑暗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3)之前,将步骤(3)重复进行至少2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病指数由每次实验的致病指数平均而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使用菜豆壳球孢菌时,所述步骤(4)中根据如下分级标准将发病等级划分为6级,其中感染茎点枯病的芝麻芽或根的褐色部位多质地湿润:
0级:无病菌侵染症状;
1级:根系变褐范围≤1/3;
2级:根系变褐范围为1/3~2/3之间;
3级:根系变褐范围为2/3至整个根系变褐;
4级:根系全部变褐,根颈部感病且芽有1/2及1/2以下变褐;
5级:根系全部变褐,根颈部感病且芽有1/2以上变褐,甚至出现腐烂现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使用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菌时,所述步骤(4)中根据如下分级标准将发病等级划分为6级,其中感染枯萎病的芝麻芽或根的褐色部位多质地干燥:
0级:无病菌侵染症状;
1级:根系变褐范围≤1/3;
2级:根系变褐范围为1/3~2/3之间;
3级:根系变褐范围为2/3至整个根系变褐;
4级:根系全部变褐,根颈部感病且芽有1/2及1/2以下变褐;
5级:根系全部变褐,根颈部感病且芽有1/2以上变褐,甚至出现腐烂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4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热潮红的类固醇治疗
- 下一篇:一种桁架主梁焊接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