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25微米波长的中波红外窄带滤光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5019.2 | 申请日: | 201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麟;黄春;倪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5.25 微米 波长 中波 红外 窄带 滤光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窄带滤光片光学元件,具体涉及一种中心波长为5.25微米的窄带红外滤光片,它专用于红外气体分析仪器。
背景技术
一氧化氮红外光学分析仪器应用广泛,检测气体含量具有实时、连续和可靠的特点。但目标气体中通常一氧化氮含量低,红外特征吸收峰较弱,测量困难。因此,目前国内外较多采用化学法和薄膜热敏探测法,存在探测器寿命短或成本高等问题。作为一氧化氮红外分析仪器的核心部件,新型5.25微米波长窄带红外滤光片可增加滤光片对一氧化氮的分辨能力,提高一氧化氮红外光学分析仪器探测精度。
本专利通过设计、试验,针对一氧化氮红外吸收光谱,研制出一种中心波长为5.250微米红外窄带滤光片,它以三氧化二铝晶体为基底,硒化锌及碲化铅为膜层材料,采用真空薄膜沉积方法制备。膜系结构为多半波、高级次间隔层及高截止深度截次峰膜系,具有良好的抑制其他气体干扰性能(截止区域TMAX<0.05%)。产品光学性能及膜层的物理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适合于环保及化工等领域微量一氧化氮气体分析仪器使用。
理论设计滤光片波形系数为1.50,滤光片带宽0.14微米,透过率80%,中心波长定位5.250微米。本专利5.25微米波长窄带红外滤光片除主峰通带外,全光谱区域全截止,能有效提高分析仪器对一氧化氮气体的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波长为5.25微米波长窄带红外滤光片。本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用直径为12毫米、厚度为0.5毫米三氧化二铝晶体作基板2,其表面光圈N<3,局部光圈ΔN<0.4,上下两表面间不平行度θ<1’,表面光洁度B=III;
2、镀膜材料选择硒化锌和碲化铅,在基板的正面及反面上分别蒸镀多层干涉薄膜。
3、正面膜系1采用:
Ns|H2L(2LHLHLH2L)22LH(LHL)5|No;
反面膜系3:
Ns|L[0.412(0.5LH0.5L)]6[0.583(0.5LH0.5L)]6HL|No;
膜系中的符号含义分别为:Ns表示基板2,No表示空气,L表示厚度为λ0/4硒化锌膜层,H表示厚度为λ0/4碲化铅膜层,中心波长λ0=5.250微米,H、L前的0.5以及膜堆前的0.412、0.583数字为膜层的厚度系数,膜堆上的指数为膜堆镀膜的周期数。
本专利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1.滤光片达到优良的技术指标,具有中心波长为5.250微米的窄带透过光谱,透射带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陡峭,波形矩形度好,截止区域内截止深度小于0.05%。采用这一特定的滤光片可以起到限制光谱范围,抑制背景干扰,减少其它气体干扰,提高目标气体的分辨率。
2.本专利滤光片工艺简单,已形成批量生产,滤光片性能稳定,满足高精度一氧化氮红外气体分析仪器的性能要求。
3.针对一氧化氮特征吸收光谱微弱,通过测量采样气体对5.250微米处一定宽度红外光谱的衰减数值。配合分析仪器,最低可测量6.7mg/m3一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适用于环保及化工等领域红外气体分析仪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5.25微米波长窄带红外滤光片正面及反面膜层排列示意图,其中1为正面膜系,2为基板,3为反面膜系。
图2为本专利产品光谱透过率与波长关系的实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专利滤光片采用结构为多半波、间隔层高级次膜系,提高了通带矩形度,压窄通带宽度以增加对一氧化氮气体分辨率。选用高折射率窄禁带碲化铅材料,利用其本征吸收特性截除小于4.0微米的次峰,并增加截止深度。选用厚度为0.5毫米,表面抛光的三氧化二铝晶体作基板,截除滤光片7.7微米后次峰。
正面膜层及反面层分别通过真空镀膜实现,将硒化锌和碲化铅膜料交替蒸镀在基片的二个面上(附图1)。
为了有效获取一氧化氮气体浓度参数,滤光片中心波长的定位精度要求小于0.2%,采用反射率监控精度高于0.1%的红外自动监控系统进行膜厚监控。
采用反射式奇级次间接直控光电法,层与层具有良好的补偿效应,实现制备5.250微米波长窄带红外滤光片。
采用PrkinElmer Spectrum GX型傅立叶变换光谱仪测试,本滤光片最终性能结果如下(曲线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位监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根据实际钻井轨迹校正VSP下行波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