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惯性管型脉冲管制冷机集成式热端调相结构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4451.X | 申请日: | 201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党海政;王立保;府华;沈玮斌;杨开响;胡庆全;李姗姗;左志强;吴亦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5B9/14 | 分类号: | F25B9/14;B23K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惯性 脉冲 制冷机 集成 式热端 调相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惯性管型脉冲管制冷机集成式热端调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端调相结构由脉冲管热端堵头(25)、小内径惯性管(26)、大内径惯性管(27)、内气库(28)、外部保护罩(18)以及它们的附属结构如惯性管焊接头(0)、内气库接头(3)、肋片(14)、肋槽(15)等组成;脉冲管热端堵头(25)插入脉冲管制冷机的热端换热器(23)内部,二者通过螺钉连接或者焊接实现密封连接;小内径惯性管(26)的一端与脉冲管热端堵头(25)的出气口焊接,另一端与惯性管焊接头(0)的小内径焊接口(1)焊接;大内径惯性管首先由内气库(28)底部的惯性管引出槽(11)引出,然后通过肋片(14)和肋槽(15)实现转弯定位;大内径惯性管(27)的一端与惯性管焊接头(0)的大内径焊接口(2)焊接,另一端与内气库接头(3)的内部通孔(7)焊接;小内径惯性管(26)和大内径惯性管(27)组成一个整体式惯性管组件,该组件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从内气库(28)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匀缠绕在内气库(28)的外表面上;特制的外部保护罩(18)由保护罩盖(19)和保护罩体(20)两部分组成;内气库外延法兰(9)和内气库定位凸台(10)布置在保护罩体(20)的上端面,通过保护罩盖(19)压紧固定;保护罩体(19)和保护罩盖(2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或密封焊接成为一体,将脉冲管热端堵头(25)、小内径惯性管(26)、大内径惯性管(27)、内气库(28)以及它们的附属结构放置于其内;形成惯性管型脉冲管制冷机的集成式热端调相结构。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管型脉冲管制冷机集成式热端调相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内径惯性管(26)与大内径惯性管(27)均由柔韧且内壁光滑的细长铜管或不锈钢管制作而成,它们的内径和长度由实际的制冷机工况给出,二者之间通过惯性管焊接头(0)实现焊接连接;小内径惯性管(26)的末端与脉冲管热端堵头(25)的出气口端使用洁净钎焊技术密封焊接,实现气体工质在脉冲管冷指(22)与小内径惯性管(26)之间的连通;大内径惯性管(27)的末端与内气库接头(3)密封焊接,实现气体工质在内气库(28)与大内径惯性管(27)之间的连通;由小内径惯性管(26)和大内径惯性管(27)组成的整体式惯性管组件均匀而紧密地缠绕于内气库(28)的外表面上,实现二者的紧密组合;内气库(28)由相同材质制作的内气库体(8)和内气库盖(12)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激光焊接成为一体;内气库体(8)的底部加工有内气库体外延法兰(9)和内气库体定位凸台(10),用于实现内气库体(8)的定位和固定;内气库盖(12)上加工有内气库盖外延法兰(13),其上有均布的肋片(14)和肋槽(15),共同保证从0°至360°全方位盘绕而来的惯性管段的引出和弯折定位,同时实现与内气库接头(3)的从0°至360°全方位的固定连接;特制的外部保护罩(18)由保护罩盖(19)和保护罩体(20)两部分组成,保护罩盖(19)的上部与热端换热器(23)的下部通过洁净钎焊技术焊接为一体;保护罩盖(19)和保护罩体(20)之间形成内气库固定槽(21)用于实现内气库(28)的固定;脉冲管热端堵头(25)、小内径惯性管(26)、大内径惯性管(27)、内气库(28)以及它们的附属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放置于外部保护罩(18)内,形成惯性管型脉冲管制冷机的集成式热端调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管型脉冲管制冷机集成式热端调相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内径惯性管(26)和大内径惯性管(27)的制作材料为细长的铜管或不锈钢管,要求内壁面粗糙度Ra值在0.1至0.4之间,且经过退火处理后,可以实现30°至150°之间的弯折而截面不变形;小内径惯性管(26)与大内径惯性管(27)的内径和长度均不相同,其具体尺寸根据制冷机的实际工况给出,二者通过惯性管焊接头(0)实现焊接连接;焊接处要保证在4.5MPa绝对压力下,氦气的泄漏率在10-9-10-10Pa·m3/s之间,且惯性管直径的绝对变形量在0.01-0.02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44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日镜自动跟踪装置
- 下一篇:现场显示指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