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制备可热塑性加工的聚氨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4225.1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J·赫佩尔勒;U·利森费尔德;S·布克霍尔茨;W·布勒尔;W·考夫霍尔德;A·赫塞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8 | 分类号: | C08G18/08;C08G18/6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雪松;林森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制备 塑性 加工 聚氨酯 方法 | ||
1.通过以下方式连续制备可热塑性加工的聚氨酯弹性体的方法:
使以下组分在第一静态混合机中以>500秒-1至<50 000秒-1的剪切速率混合并且反应:
一种或更多种多异氰酸酯A,和
包含具有泽尔维季诺夫活性的氢原子并且由以下制成的混合物B:
B1:基于A中的异氰酸酯基团,1-85当量%的一种或更多种每分子具有至少1.8且至多2.2个具有泽尔维季诺夫活性的氢原子并且具有450-5000g/mol平均摩尔质量的化合物,和
B2:基于A中的异氰酸酯基团,15-99当量%的一种或更多种每分子具有至少1.8且至多2.2个具有泽尔维季诺夫活性的氢原子并且具有60-400g/mol摩尔质量的增链剂,
以及基于TPU的总量为0-20重量%的另外的助剂和添加剂C,
其中使用的组分A和B的NCO/OH比例为0.9∶1-1.1∶1,
并且然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引入具有比第一静态混合机低的剪切速率的第二静态混合机,其中基于起始组分A,第一静态混合机中的转化率为10%-9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相对于流动方向横向地,第一静态混合机的流道具有0.1-30mm,特别优选0.5-10mm,非常特别优选0.8-6mm的内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一静态混合机中的壁剪切速率为100秒-1-50 000秒-1,优选200秒-1-8000秒-1,特别优选500秒-1-6000秒-1,非常特别优选1000秒-1-4500秒-1。
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一静态混合机中的停留时间为0.1秒-5秒,特别优选0.2秒-3秒,非常特别优选0.3-2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一静态混合机的长/直径比为5∶1-60∶1,优选8∶1-40∶1,特别优选10∶1-30∶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基于起始组分A,在第一静态混合机实现的转化率为20%-80%,优选30%-7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二静态混合机中的壁剪切速率为1秒-1-10 000秒-1,优选10秒-1-5000秒-1,特别优选30秒-1-3000秒-1,非常特别优选50秒-1-1000秒-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二静态混合机中的停留时间为1秒-120秒,特别优选3秒-60秒,非常特别优选4-25秒。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二静态混合机的长/直径比为5∶1-30∶1,特别优选8∶1-22∶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在组分于第一和/或第二静态混合机中混合期间,引入或耗散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第二静态混合机后面是确保反应物组合物在少数秒内,优选10秒内冷却的混合机,其中冷却优选进行至<300℃,特别优选至<280℃并且非常特别优选至<260℃。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在静态混合机的入口反应组分的温度为>180℃。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使用的组分A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构体混合物,其具有超过96重量%的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含量,并且特别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和亚萘基1,5-二异氰酸酯。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的方法,特征在于使用的组分B1包括聚酯二醇、聚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或这些的混合物。
15.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方法制备的可热塑性加工的聚氨酯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42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