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双通信制式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3067.8 | 申请日: | 201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彭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88/10 | 分类号: | H04W88/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通信 制式 数字 射频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双通信制式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包括数字光纤射频拉远选频近端机以及通过光纤与所述数字光纤射频拉远选频近端机连接的数字光纤射频拉远选频远端机,
其中,所述数字射频拉远选频近端机包括:
GSM近端下行链路,用于对基站发射的GSM下行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
DCS近端下行链路,用于对基站发射的DCS下行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
GSM近端上行链路,用于将近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GSM中频信号进行上变频,将上变频后的GSM上行射频信号发送至基站;
DCS近端上行链路,用于将近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DCS中频信号进行上变频,将上变频后的DCS上行射频信号发送至基站;
近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GSM近端下行链路或所述DCS近端下行链路下变频后的中频信号依次进行中频信号-数字信号转换、数字下变频处理、数字滤波处理及成帧;对所述数字射频拉远选频远端机发送的串行数据依次进行解帧、数字滤波处理、数字上变频处理、数字信号-中频信号转换,
其中,所述数字射频拉远选频远端机包括:
GSM远端下行链路,用于将远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GSM中频信号依次进行上变频、线性调整、放大和滤波;
DCS远端下行链路,用于将远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DCS中频信号依次进行上变频、线性调整、放大和滤波;
GSM远端上行链路,用于对移动终端发射的GSM上行射频信号依次进行滤波、放大、下变频;
DCS远端上行链路,用于对移动终端发射的DCS上行射频信号依次进行滤波,放大、下变频;
远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字射频拉远选频近端机发送的串行数据依次进行解帧、数字滤波、数字上变频处理、数字信号-中频信号转换;将所述GSM远端上行链路或DCS远端上行链路下变频后的中频信号依次进行中频信号-数字信号转换、数字下变频处理、数字滤波处理、合路处理及成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通信制式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射频拉远选频近端机还包括:
近端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GSM近端下行链路、DCS近端下行链路、GSM近端上行链路、DCS近端上行链路以及近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监控结果发送至上层网管;
所述数字射频拉远选频远端机还包括:
远端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GSM远端下行链路、DCS远端下行链路、GSM远端上行链路、DCS近端远端链路以及远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监控结果发送至上层网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通信制式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SM近端下行链路包括:
下变频器,用于将基站发射的GSM下行射频信号下变频成GSM中频信号,
所述近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A/D变换器,用于将所述下变频器产生的GSM中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A/D变换器转换后的GSM数字信号下变频成基带信号,将所述基带信号数字滤波后打包成串行数据;
光收发器,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产生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光信号,
所述远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
光收发器,用于将所述近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光收发器发送的光信号转换成串行数据;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收发器产生的串行数据解帧成基带信号,将所述基带信号数字滤波后上变频为数字信号,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时延调整,
D/A变换器,用于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时延调整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
所述GSM远端下行链路包括:
上变频器,用于将所述远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D/A变换器转换的中频信号上变频成GSM下行射频信号,
GSM模拟预失真模块,用于将所述上变频器产生的GSM下行射频信号进行线性调整;
GSM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GSM模拟预失真模块线性调整后的GSM下行射频信号;
GSM双工器,用于对所述GSM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GSM下行射频信号进行滤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30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子压力控制器
- 下一篇:煤气鼓风机用液力耦合器油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