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与电能质量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2512.9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平;杨德州;王剑;王永平;郑海涛;王海涛;范雪峰;郑昕;徐敏;史振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1/02;H02J3/01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中型 电站 并网 特性 研究 电能 质量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与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与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今,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迅猛发展。虽然我国各地各个大、中型光伏电站已经逐步并网,但是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与电能质量评估方法,随着我国各地各个大型光伏基地示范工程的逐步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等分布式电源的整体建模分析、并网特性研究与电能质量评估等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立了一种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与电能质量评估方法,为业主设备选型及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后对电网的影响进行评估提供依据,为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借鉴经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研究与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适应工程阶段的光伏电池阵列数学模型
Iph=[Iscr+Kl(T-298)]λ/1000 (3)
Uoc=Uocs+KT(T-298) (4)
其中:
I——输出电流,
V——输出电压,
Id——反向饱和电流,
q——电子电荷,
k——玻尔兹曼常数,
T——绝对温度,
Tr——参考温度,
λ——光照强度,
Iscr——标准条件下短路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未经甘肃省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2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