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2345.8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严文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文骏 |
主分类号: | G03B35/08 | 分类号: | G03B35/08;G03B15/06;G03B17/56;G03B13/34;G02B2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王楚鸿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影像 拍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对焦、变焦、可令镜头自动移动的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的视觉图像从二维图像逐渐发展到三维图像、四维图像等,丰富了人们的人常生活和带来视觉效果的震撼,通常人们称三维图像为3D,四维图像为4D等。现有的3D立体影像拍摄设备虽已陆续投入到电影或电视等行业的工作中,但现有的3D立体影像拍摄设备基本存在着拍摄麻烦、拍摄器材成本高等缺陷。尤其对于3D立体影像拍摄设备的镜头的对焦和变焦的需操作往往比较麻烦,对焦和变焦的精度难以达到准确,且每一次对焦和变焦都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费时又费力;且现有的3D立体影像拍摄设备中控制镜头的对焦和变焦的装置极易损坏,其使用时间和寿命较短,增加了拍摄的成本。另外,现有的3D立体影像拍摄设备的镜头需要横向移动时,需要用人手来控制移动,这就增加了拍摄时的人手和操作的复杂性,而且镜头的位移距离需要重复多次的移动才能达到准确。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3D立体影像拍摄设备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本申请人一直致力于对3D立体影像拍摄设备装置的结构改良和开发,希望能够研发一种能够令镜头快速对焦、变焦的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同时也解决镜头移动距离的准确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具有操作简便、轻松、对焦和变焦简便准确、拍摄效果良好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现有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包括设有万向轮的拍摄固定支脚及位于拍摄固定支脚上方的框形反光罩和支架,框形反光罩的上方和后方分别设有第一摄像机组件和第二摄像机组件,框形发光罩的顶部和后部各设有一个圆孔,每个圆孔各自对应每组摄像机组件的镜头,每组镜头伸入到对应的圆孔内,两组摄像机组件的镜头的安装位置呈直角90°,其中前述的框形反光罩内设有一块半透明半反光的第一45°斜角玻璃,第一45°斜角玻璃与每组摄像机组件的镜头焦点线的夹角都呈45°;所述的框形反光罩顶部和背部为具有弹性的风琴状皱褶条,圆孔设于皱褶条上;所述的框形反光罩上各设有一推杆驱动两个摄像机组件与风琴状皱褶条的圆孔实现横向移动,两摄像机组件同步移动并向相反方向移动,推杆由设于框形反光罩上的同步电机驱动,同步电机由数字程序控制单元控制开或关;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立体显示器和控制每组摄像机组件同步对焦或变焦的手动对焦及变焦装置,手动对焦及变焦装置由驱动控制器和步进电机组成;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一盒体,盒体内设有一连接电源的模块,模块分别连接数字程序控制单元、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步进电机、立体显示器、两摄像机组件。驱动控制器连接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连接每组摄像机组件的镜头,通过驱动控制器调节步进电机来控制两个镜头的同步对焦或变焦,达到同步对焦或变焦准确、快速。另外,框形反光罩顶部和背部均为皱褶条,可同时令两圆孔的位置产生位移,配合第一、第二摄像机组件和镜头的移动,利用推杆和同步电机的驱动,令第一、第二摄像机组件和镜头和圆孔可同步位移,并两者的位移方向相反。风琴状皱褶条的设置能够在调节立体感强弱时也能保持遮光和阻光,能阻挡外界的光线射入到框形反光罩内,从而提高拍摄的质量。另外,模块的作用相当于处理器,模块收到各部件的输入指令,模块根据输入指令输出输出指令到相应的部件中,实现拍摄装置拍摄时的不同要求。本发明的拍摄装置采用数字脉冲调速与同步控制,从而实现双镜头同步稳定地得到不同的立体感强弱调节,采用数字微电脑脉冲微步进控制技术,能同时同步调节对焦与变焦,并保持双机对焦与变焦100%同步精准。另外,本发明还采用一体化的中控处理盒(即模块),将所有电控与信号处理集与一身,更简洁,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文骏,未经严文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2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承载IPv6数据的以太网数据包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光拾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