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制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1862.3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廉;王云庭;梅全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748 | 分类号: | A61K36/748;A61P1/16;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乙型肝炎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西医对乙型肝炎的认识是一致的。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乙肝病毒,病毒清除和发病机制与机体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应答相关,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为机体免疫耐受。中医认为,乙肝病毒是一种具有湿热性质的疫毒之邪,是乙型肝炎的致病因素,然而毒邪是否致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治疗上,一是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健脾补肾为要;二是祛邪,“邪去才能正安”,以清热利湿解毒为祛邪之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制剂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白花蛇舌草 200~400 蒲公英 100~300
虎杖 50~250 田基黄 80~300
黄芪 100~300 五味子 50~250
丹参 100~300 赤芍 100~300
甘草 30~150。
如上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白花蛇舌草 300 蒲公英 200
虎杖 150 田基黄 200
黄芪 200 五味子 150
丹参 200 赤芍 200
甘草 100。
本发明制备如上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比例称量上述各原料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尼泊金、苯甲酸钠适量,制成1000ml,即得。
为了解该药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本发明以HBV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细胞株为靶细胞,拟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观察其对HBV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试剂与仪器
本发明制剂为水煎提取液,80℃间歇灭菌3天,每次30min,离心2000rpm,取上清,分装无菌管,-4℃冻存备用。2215细胞是HBVDNA传染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所建立的细胞株,来自广州空军医院病毒室。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MTT(美国Sigma公司,使用时用PBS配制成0.4mg/mL的浓度),G418(美国Sigma公司),胰蛋白酶(Serra公司),CO2培养箱(德国SHEL B公司),细胞培养板(美国Corning公司),酶联免疫检测仪(美国EXL-800型)。
1.2实验方法
1.2.1细胞培养
采用DMEM培养液(含有10%胎牛血清,380ug/mLG418,0.03%L-谷氨酰胺,100IU/mL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置37℃,5%CO2孵育箱中培养。在长满2215细胞的培养瓶内加0.25%胰酶37℃消化3min,加培养液吹打,1∶3传代,10天长满。取生长良好状态的2215细胞,配制成5000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100ul,每个稀释度3个复孔,设细胞对照。5天后收集上清检测HBsAg、HBeAg,余下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
1.2.2细胞存活率检测
参照建立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吸去96孔板培养液,加入0.4mg/mL的MTT液100ul/孔,37℃孵育4h,吸弃上清液,加入100ul的DMSO溶解,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490nm波长检测,并按公式计算:细胞存活率=(给药组OD均值-空白对照OD值)/(细胞对照OD值-空白对照OD值)×100%,用Reed-Muench法计算药物对细胞的半数有毒剂量TC50。
1.3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中医院,未经中山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