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力操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1380.8 | 申请日: | 201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毕迎华;袁端磊;沙云鹏;林飞;平海涛;刘易雄;刘建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尤其是10kV以下高压断路器和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断路器、接触器中使用的操动机构通常是液压机构、气动机构和弹簧机构,这些操动机构其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断路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60%以上为操动机构出现故障,以液压机构的漏油,气动机构的漏气和弹簧机构的脱扣故障为主,降低了断路器的可靠性。因此,磁力操动机构由于结构简单,故障率底而逐渐被人们关注。但是,现有的磁力操动机构是通过固定在壳体内的电磁线圈控制一个连接输出轴的动子,来控制断路器进行分合闸,这种磁力操动机构的所需的电流较大,耗能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力操动机构,以解决现有磁力操动机构需要电流大、耗能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力操动机构包括竖直排列的支柱和固定在支柱两端的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下方嵌设有上板形永磁体,所述下盖板的上方嵌设有下板形永磁体,两板形永磁体同极对置设置,所述上、下盖板的间隙中设置有上、下滑动装配在所述支柱上的动铁心,该动铁心上设置有电磁线圈及竖向动力输出轴,该动力输出轴穿设于所述上盖板及上板形永磁体上。
进一步的,述动铁心压设于电磁线圈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排列的支柱的左右两边最外侧支柱上设置有滑轨。
本发明的磁力操动机构的上、下盖板分别嵌设上、下板形永磁体,并且对极设置,加大了上、下板形磁体之间的间隙,可设置大块的动铁心和大线圈,进一步提高了输出功率;使用时,通电电磁线圈形成的磁场与板形永磁体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一端相互吸引,一端相互排斥,在合力的作用下使电磁线圈在永磁铁形成的磁场间做直线上、下运动,提供大功率的动力输出;在分合位置,通过永磁铁对铁心的吸引作用,机构可以实现自保持,解决了磁力机构需要电流大、耗能高的问题,同时本磁力操动机构的结构简单,动力输出轴不受动子的限制,瞬间可以提供大出力,且零件数量少,机械故障概率大大降低,可以避免由于操作机构带来的断路器运行故障;同时,该磁力操动机构拥有优良的抗震、抗低温性能,机构简单可靠、操作稳定,实现了真正免维护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磁力操动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磁力操动机构包括竖直排列的支柱和固定在支柱两端的上、下盖板1,上盖板的下方和下盖板的上方分别设有凹槽,凹槽中分别设有板形永磁体2,上盖板嵌设的上板形永磁体与下盖板嵌设的下板形永磁体对极设置,即同极对置,形成相斥的磁场间隙,竖直排列的支柱的左右两边最外侧支柱上分别设有滑轨5,上、下盖板的间隙中设置有上、下滑动转配在支柱滑轨上的动铁心4,该动铁心4是两铁心上下扣合而成,电磁线圈3的上下两侧分别被动铁心4的上下两铁心压紧固定,动铁心4上设置有圆形电磁线圈3和竖向动力输出轴6,该动力输出轴6穿设于上盖板及上板形永磁体上。
本发明的磁力操动机构采用直线滑轨导向的形式,通过电容器储能装置向电磁线圈提供所需的电流,通过控制回路控制线圈电流大小及运动方向,通电电磁线圈形成的磁场与永磁体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一端相互吸引,一端相互排斥。在合力的作用下使电磁线圈在永磁铁形成的磁场间做直线上、下运动,提供大功率的动力输出。在分合位置,通过永磁铁对铁心的吸引作用,操动机构可以实现自保持。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磁力操动机构中有一个导向滑轨,也可以有多个导向滑轨。铁心材料也不仅限于纯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很容易想到其它形状或结构的电磁线圈,但不论其形状或结构如何变化,只要是在机构框架内平行设置有永磁体,在永磁体形成的磁场间隙内滑动装配有电磁线圈,并在固定电磁线圈的线圈框架上安装有动力输出轴,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