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配体杂化双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0909.4 | 申请日: | 201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配体杂化双核铜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配体杂化双核铜配合物,该配合物化学式为[Cu2(L1)2](L2)2,其中L1=1,3-二(3,5-二甲基-1-氢-吡唑基)-2-羟基丙烷配体,L2=邻苯二甲酸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配体杂化双核铜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二级结构单元为:
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α=β=γ=90°;该配合物的空间结构是以双核铜为中心,与L1和L2两种有机配体自组装而形成的零维结构;Cu离子的配位几何构型为变形的四方锥,在五个配位原子中,两个N原子来自于L1配体的吡唑环,三个O原子分别来自于L1配体的羟基和L2配体的羧基;在四方锥结构中,由L1配体提供的N、O原子形成不规则的N2O2四边形作为底面,由L2配体提供的O原子作为四方锥的顶点;两个Cu离子之间又通过L1配体的羟基O桥联,形成Cu2O2的结构单位,对应的Cu与Cu的距离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配体杂化双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1)按计量将CuCl2·6H2O和L1配体溶于甲醇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
2)按计量将L2配体和NaOH溶于水溶液中;
3)将上述两种溶液相混合,并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反应2小时;
4)将所得溶液过滤,澄清滤液于空气中静置、挥发,一周后得到目标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配体杂化双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Cl2·6H2O、L1、L2、NaOH的质量比为:2.125∶3.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配体杂化双核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条件是在室温下,利用磁力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9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冲砂洗井的可循环泡沫基液
- 下一篇:一种安全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