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区优化方法、以及邻区优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60270.X | 申请日: | 201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董春生;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邻区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优化小区的标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坐标、发射天线的方向角、以及待优化小区各现有邻区的标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坐标、发射天线的方向角、以及小区切换记录;
根据获取的标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坐标和发射天线的方向角,确定待优化小区和各现有邻区的拓扑结构;
根据确定出的拓扑结构和获取的切换记录,确定优选邻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标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坐标和发射天线的方向角,确定待优化小区和各现有邻区的拓扑结构,具体包括:
以该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为坐标原点、以预定方向为方向基准,按照预定顺序获取四个象限,将该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方向角所在的象限作为主覆盖区域;
对于每个现有邻区,以该现有邻区发射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所述预定方向为方向基准,按照所述预定顺序获取四个象限,确定该现有邻区发射天线方向角所在的象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拓扑结构和切换记录确定优选邻区,具体包括:
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处于主覆盖区域内、且发射天线方向角所在的象限的顺序标识与主覆盖区域对应的象限的顺序标识一致的现有邻区作为背向小区;
当背向小区与待优化小区存在正常切换关系时,将发射天线与背向小区的发射天线位于同一地理位置上、发射天线方向角所在的象限的顺序标识与主覆盖区域对应的象限的顺序标识不一致的其他小区作为优选邻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拓扑结构和切换记录确定优选邻区,具体包括:
确定主覆盖区域内对应的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与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距离最远、且与待优化小区存在正常切换关系的最远现有邻区;
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在主覆盖区域内、且与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距离小于所述最远现有邻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与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距离的小区作为优选邻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拓扑结构图和切换记录确定优选邻区,具体包括:
用小于360度的夹角,将以该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为坐标原点的区域进行顺序划分,划分出至少三个子区域;
针对每个子区域,确定该子区域中与该待优化小区存在正常切换关系的最远现有邻区;
以各子区域中的最远现有邻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为端点顺次连接,形成包围该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的闭合曲线;
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在所述闭合曲线中的小区作为优选邻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标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坐标和发射天线的方向角,确定待优化小区和各现有邻区的拓扑结构,具体包括:
将该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为顶点、与该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方向角在第一预定角度内的夹角确定的区域作为主覆盖区域;
针对每个现有邻区,根据该现有邻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坐标,确定该现有邻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是否处于主覆盖区域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拓扑结构和切换记录确定优选邻区,具体包括:
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处于主覆盖区域内、且发射天线方向角与待优化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方向角的夹角在第二预定度数内的现有邻区作为背向小区;
当背向小区与待优化小区存在正常切换关系时,将发射天线与背向小区的发射天线位于同一地理位置上、发射天线方向角与待优化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方向角的夹角超过第二预定度数的小区作为优选邻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出的拓扑结构和切换记录确定优选邻区,具体包括:
确定在主覆盖区域内对应的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与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距离最远、且与待优化小区存在正常切换关系的最远现有邻区;
将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在主覆盖区域内、且与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距离小于所述最远现有邻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与待优化小区发射天线的地理位置距离的小区作为优选邻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2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 下一篇:回流式发电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