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0057.9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1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未知 国际 短消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短消息业务经济、方便、快捷,在移动通信系统用户中使用广泛。但是,这一业务也经常被一些国外的竞争对手用来攻击国内的网络,传递一些垃圾信息,给用户带来了烦恼,同时,也让本国运营商的利益受损。国内有一些运营商发现经常受到未知的垃圾短消息攻击,体现为在并无发起寻找本网被叫用户所在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简称MSC)的路由请求消息(SendRoutingInfoSmArg)的前提下,有小部分未知的国外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经常向本国运营商的MSC直接发送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Mobile Terminated Forward Short Message,简称MT_ForwardSmArg)消息。在浪费了运营商的运营成本的同时,由于运营商的用户经常收到此类垃圾短信,运营商也经常受到用户的投诉。
当前移动通信系统的短消息业务中,当MSC收到携带短信息内容的MT_ForwardSmArg消息时,MSC就会向该被叫用户发送短消息,如果被叫用户在该MSC下,就会收到该短消息。可见MSC只是被动地下发短消息,这就给一些非法的竞争对手提供了机会,使之可以轻松地通过垃圾短消息干扰国内的网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国内运营商无法屏蔽来自国外未知SMSC短消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过滤非法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使国内运营商可以屏蔽来自国外的攻击性的短消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过滤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本国国际关口局上,对收到的路由响应消息进行检查:
S11、判断路由响应消息是否为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消息;
S12、如果所述S11步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再判断信令连接控制部分层主叫全局码是否为本国全局码,子系统号是否为归属位置寄存器,被叫全局码是否为合法的国外短消息服务中心,子系统号是否为短消息服务中心;
S13、如果所述S11、S12步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再判断路由响应消息是否为移动应用部分路由响应消息;
S14、如果所述S11、S12、S13步的判断结果都为是,则动态生成4位国内网络鉴权号,在路由响应消息的移动应用部分层被叫用户所在移动交换中心地址的末尾添加4位国内网络鉴权号,然后转发路由响应消息;
S2、在本国国际关口局上,对收到的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进行检查:
S21、判断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是否为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消息;
S22、如果所述S21步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再判断信令连接控制部分层主叫全局码是否是国外全局码,子系统号是否为短消息服务中心,被叫全局码是否为国内移动交换中心全局码,子系统号是否为移动交换中心;
S23、如果所述S21、S22步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再判断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是否为移动应用部分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
S24、如果所述S21、S22、S23步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将该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的被叫全局码的末4位与4位国内网络鉴权号进行一致性比较;
S25、如果所述S21、S22、S23、S24步的判断结果都为是,则将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的被叫全局码的末4位剥离,然后转发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
本发明提供的过滤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通过在本国国际关口局上对来自国外短消息服务中心的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和本国归属位置寄存器发往国外的路由响应消息进行检查处理,当该移动终止短消息请求消息的信令连接控制部分层被叫全局码地址的末4位不是4位国内网络鉴权号码时,则该短消息属于非法短消息,进行过滤处理。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过滤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使国内运营商可以避免受到非法的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攻击,本国运营商的用户可以免受国外垃圾短信的干扰,使国内网络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信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SendRoutingInfoSmArg消息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MT_ForwardSmArg消息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