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中隧道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60050.7 | 申请日: | 201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邓新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兆迈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63 | 分类号: | E02D29/0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 ||
一、本发明所属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海中隧道。
二、背景技术:
目前,海底隧道都建在浅海,潜艇也最深只能到达六千多米的海域,速度也极慢,人类对深海及深海陆地的信息还少,更不能利用。
三、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解决以上技术和使用缺陷。本发明的海中隧道连接各种海城,以宇宙光站立体网络系统(详见专利号200910191688.5“宇宙光站立体网络系统”的相关专利)的激光光能为主要能源,通过天地隧道(详见专利号200910191686.6“一种隧道”的相关专利)中的光纤输入海城和海中隧道,能让大量的人和物资可以高速地在深海及深海陆地旅行和运输物资。为了克服水压对隧道体的压力和浪涌,海中隧道借鉴深海动植物既抗液压又抗海涌和抗地震的生存技术,重要的是构建抗压抗拉缓冲层系统分层减压。
本发明的海中隧道由智能信息系统、抗压抗拉缓冲层系统、潜水舰艇层、普通车辆道路空气层、低气压层、真空磁悬浮隧道层、宇宙光站立体网络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由外到里每一层都有抗压缓冲层,直到磁悬浮车辆外近似真空。如图2所示。
1、高智能信息系统由云计算机网络系统、预警感知系统、定位系统构成。
2、抗压抗拉缓冲层系统由壳层、骨架层、水构成。抗压缓冲层系统抗液压又抗海涌和减震作用。使中间的磁悬浮列车轨道尽量保持长跑离弯短距离直的状态,以利于不能转弯的磁悬浮列车正常通行。
3、每一层都有壳层,壳层如鳞片相互交错却又用缓冲扣限制其过度错位,既可以避免强顶水压和浪涌而破裂,又可以限制缓冲错位过度而比此脱离断裂;起到既抗压又抗拉的效果。
4、缓冲扣可用弹簧、气压和液压系统作缓冲。
5、骨架层由圆管组成,其中可以通行深水潜水舰船。壳层和骨架层间填充过滤淡化水,既可以减少壳层和骨架层的压力,又可以让深水潜艇通过、有利于让潜艇在海中能海中城、车站等中转人员和物资,也充分利用水空间。在深海里海中城需要的深海生物和矿物资主要由能在深海自由行动的深海潜艇运输。
6、潜水舰艇层也由壳层、骨架层、水构成。其中可以通行普通潜水舰船。潜水舰艇层进一步起缓冲减压作用,并将水进一步淡化,,填充于壳层、骨架层中,又作为饮用水净化的水源。如图3所示。
7、普通车辆道路空气层由壳层、骨架层、空气、道路构成。此层中,有大气压,人可以在其中自由行走和上下车。
8、低气压层由壳层、空气,为真空磁悬浮列车隧道层的真空创造条件。
9、真空磁悬浮列车隧道层由壳层、骨架层、真空、磁悬浮轨道构成。为大量物资和人远距离高速运输和旅行通道。通过外面几层抗压和减震,真空磁悬浮轨道应该很平稳了。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气海中隧道的结构图
图2是海中隧道的示意图
①壳层 ②抗压缓冲层系统 ③潜水舰艇层 ④普通车辆道路空气层
⑤低气压层 ⑥真空磁悬浮列车隧道层 ⑦潜水艇
图3是普通潜艇在海中隧道中航行的示意图
①壳层 ②管道壁 ③潜水艇 ④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兆迈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兆迈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SM报警模块
- 下一篇:一种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连接装置的多功能花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