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时钟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0017.4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一雄;高仓昭;小笠原健治;间中三郎;佐久本和实;清水洋;井桥朋宽;本村京志;长谷川贵则;山本幸祐;野口江利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F7/08 | 分类号: | G04F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时 钟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时刻指示功能以及时间计测功能的计时钟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开发出这样的计时钟表:其搭载有多个驱动电机以分别对多个指针进行驱动,并且,该计时钟表以时刻信息显示为基本功能,而且还搭载了进行时间计测的时间计测功能,其中,通过所述驱动电机以电气方式对各指针进行驱动,并且,通过心形凸轮等机械机构进行计时指针的归零和限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作为归零操作时的定时,采用了不会使复位信号的输入、计时齿轮组的限制、归零的次序发生误动作的顺序(参照段落[0030]),另外,作为计时(时间计测)开始的最佳定时,设为归零解除或限制解除、开始开关输入这一次序,该次序是消除启动误差的顺序(参照段落[0037])。
因此,在开关输入的接点机构中产生制约,所以存在杆及开关弹簧的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
另外,在时间计测动作中进行了复位操作的情况下,当在复位开关接通、走针停止之前进行了限制时,将产生如下的状态:电机不能旋转,电机的旋转位置与电机驱动电路内部存储的极性不一致,在计时重新开始时不能走针。
另外,在计时开始操作中,如果因机构偏差而在解除限制之前接通了开始开关而开始了电机驱动,则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将产生即使电机旋转也无法走针的状态。在如计时钟表那样走针周期短的情况下,问题尤为明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课题是在以电气方式对计时指针进行驱动控制、以机械方式对计时指针进行归零控制的计时钟表中,在开始操作以及复位操作时能够进行正常的动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如下这样的计时钟表,其具有:机械方式的控制单元,其响应于操作单元的开始操作,解除计时指针的机械方式的限制状态,并且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复位操作,以机械方式对所述计时指针进行归零和限制;开关单元,其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而进行动作;以及电气方式的控制单元,在所述开关单元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开始操作而成为开始状态时,该电气方式的控制单元开始时间计测动作,以电气方式对所述计时指针进行走针驱动,在所述开关单元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复位操作而成为复位状态时,该电气方式的控制单元以电气方式将所述时间计测动作复位,该计时钟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方式的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开始操作而解除了计时指针的限制之后,所述开关单元成为开始状态,所述电气方式的控制单元开始时间计测动作,以电气方式对所述计时指针进行走针驱动,在所述开关单元响应于所述操作单元的复位操作而成为复位状态、进而所述电气方式的控制单元以电气方式将所述时间计测动作复位之后,所述机械方式的控制单元以机械方式对所述计时指针进行归零和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计时钟表,因为使得开始操作以及复位操作时的电气动作与机械动作的定时变得恰当,所以能够进行正常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计时机构的机械结构的概要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外观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计时钟表的计时机构的机械结构的概要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计时钟表;5机械方式的归零控制机构;6电气方式的驱动机构;11时针;12分针;13秒针;14计时秒针;15计时分针;16上条柄轴;17日期;18开始/停止按钮;19复位按钮;21计时秒轴;22计时秒凸轮;23计时分轴;24计时分凸轮;25指针复位传递第一杆(指针复位传递杆B);26指针复位传递第二杆(指针复位传递杆A);27指针复位杆;28停止杆;31复位开关弹簧;32接点部;33开始/停止开关弹簧;34接点部;35计时指针走针用电机;36计时指针走针用齿轮组;41振荡电路;42分频电路;50电机驱动控制用集成电路;51基本驱动控制部;52驱动脉冲产生电路;53电机驱动电路;54归零控制部;55旋转检测电路;57计时秒计数器;58计时分计数器;A1、A2:方向;B1、B2:方向;C 1、C2、C3:中心轴线;D1:方向;G:驱动脉冲;J1、K1、M1:基准位置;J2、K2、M2:归零位置;Pa:开始信号(工作信号);Pb:驱动停止信号;Pd:驱动控制信号;Pf:驱动停止信号;Qa:复位信号;S1:走针状态;S2:归零状态;U:电机驱动脉冲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的异功能缝线和方法
- 下一篇:电机控制器控制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