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转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9595.6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G06F1/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转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转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结合锁附与卡合固定方式的电子装置及其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A,为非转轴前置的电子装置示意图,揭示一种非转轴前置的电子装置8(笔记本电脑),包含第一壳体91、第二壳体92以及显示屏幕93,其中第一壳体91为底盖,第二壳体92为键盘框件,显示屏幕93利用转轴而枢接于第一壳体91,电子装置的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壳体91中。
有关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可谓百家争鸣,为了缩小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市面上常见的笔记本电脑,其用来枢接第一壳体91与显示屏幕93的转轴通常邻近于第一壳体91的其中一边缘,如图1A所示。
请参照图1B,为转轴前置的电子装置示意图,揭示一种转轴前置的电子装置9(笔记本电脑),其结构大致如电子装置8,基于特定功能需求抑或造型设计,电子装置9的转轴与第一壳体91的边缘相隔一间距。
传统的转轴结构都是以锁附的方式锁附于第一壳体的内壁,而转轴前置式的设计改变了原先转轴的空间位置,使得原先用来锁附的部位会受到转轴的干涉而不易进行锁附,如图1C所示。而基于笔记本电脑可靠度与耐用度的要求,原先用来锁附的部位为考虑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时的受力状况所特别设置,并无法轻易变动其位置。
因此,转轴前置式的笔记本电脑,其转轴的空间配置方式会导致原先用来锁附的部位受到转轴的干涉而产生锁附不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公知技术中因转轴干涉而导致转轴支架与底座间锁附不易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及其转轴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转轴结构,应用于电子装置中,其中电子装置包含主机,且主机包含第一壳体。所述转轴结构包含支架与底座,其中支架固定于第一壳体的内壁且包含至少一个卡合槽;底座部分延伸至主机内,且其延伸至主机内的一端包含至少一个卡合部,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转轴结构还包含转轴,转轴可枢转地连接底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则还包含至少一个锁附部,底座则通过锁附部锁附于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还包含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电子装置的底盖,第二壳体为电子装置的键盘框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卡合槽包含多个侧板与上板,多个侧板的一端连接支架并竖立于其上,而多个侧板的另一端连接上板以定义卡合空间,底座的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槽的卡合空间。
本发明也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主机、支架与底座。其中主机包含第一壳体,支架固定于第一壳体的内壁且包含至少一个卡合槽;底座部分延伸至主机内,且其延伸至主机内的一端包含至少一个卡合部,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还包含转轴,转轴可枢转地连接底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还包含显示屏幕,显示屏幕连接转轴而能够相对主机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还包含至少一个锁附部,底座通过锁附部锁附于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还包含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底盖,第二壳体为键盘框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卡合槽包含多个侧板与上板,多个侧板的一端连接支架并竖立于其上,而多个侧板的另一端连接上板以定义卡合空间,底座的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槽的卡合空间。
本发明针对转轴结构中不易进行锁附的部位,改以卡合部和卡合槽相互卡合的方式来取代,解决了转轴前置式的笔记本电脑,因转轴的空间干涉所导致的组装困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非转轴前置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1B为转轴前置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1C为转轴前置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4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4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9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动态密码的电子锁系统及认证方法